时间:2020-06-12 03:00:13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一个个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张张笑脸洋溢在贫困户脸上……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用壮志如铁的决心、绣花功夫的用心和万夫一力的齐心交上了一份脱贫攻坚成绩单:7190人脱贫、39个贫困嘎查村退出、2个国贫旗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06%。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呼伦贝尔市将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实行挂牌作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从振兴产业、推动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产业树”结出“脱贫果”
    产业兴旺才能让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鄂伦春旗借助京蒙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将种植结构调整作为打造“一村一品”的核心,不断壮大食用菌生产规模,让好项目扎根这片土地,汲取养分,结出希望,让菌包实实在在变身为脱贫的“致富包”。
    鄂伦春旗乌鲁布铁镇党委副书记陈新宇介绍,去年乌鲁布铁镇食用菌包生产基地生产了120万袋食用菌,带动了周边12个贫困村,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让贫困户增收,仅去年就带动145户、256人脱贫。
    今年呼伦贝尔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不断做大培强扶贫产业,扎实推进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力争每个地区培育出1至3个特色鲜明、优势集聚、产业融合、带贫能力强的扶贫主导产业,有效防范化解产业扶贫各类风险,确保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支持企业在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延伸产业链。推动光伏、乡村旅游、电商等新型产业发展,采取园区带动、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带动等模式,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
    
    此外,呼伦贝尔市持续把产业项目、就业岗位向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倾斜,对具备发展产业能力和意愿的,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等方式增加收入。对有就业意愿的,实行“就业需求”“岗位供给”清单管理,加强就业培训,提供跟踪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新增和腾退的就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救助对象,建立稳定有效可持续的兜底帮扶机制,促进救助对象稳定就业、稳定脱贫。
    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咱镇这个产业扶贫异地安置的政策真好。我是因病致贫,不能外出打工。镇里给我提供了工作岗位,有了稳定收入,真正享受到了家门口挣钱的喜悦。”牙克石市图里河镇领到3000元工资的韩庆江说。
    为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实现以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牙克石市因人因地施策,探索出“返魂草种植项目异地安置就业”新路子。由牙克石市人武部注资,金令农场建设、管理返魂草种植扶贫基地。针对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但年龄偏大不愿外出或因病致贫无法外出的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开发、适度补贴,开发了巡河员扶贫岗,以返魂草扶贫基地的种植收益,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
    返魂草种植扶贫项目异地安置就业,创新了利益联结模式,不但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发挥了“造血扶贫”作用,而且以巡河员机制推进了河道长效、常态治理管护,守护了青山绿水,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呼伦贝尔市加快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和政策支持转到后续帮扶上来,针对不同安置方式和安置地区类型,因地制宜加大后续扶持力度,扎实做好乡村产业培育区域经济发展、就业帮扶、社会融入等各项工作,确保搬迁贫困人口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