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经济

热点追踪

自媒体

主页 > 热点 >

2020最新事件: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致敬我们的民族脊梁

时间:2020-06-01 17:07:42来源:新华社 

看得最远的国家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施工场面和满天繁星相映生辉(2016年6月27日摄)。...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

    都曾有这样一个梦

    “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因为科学家们

    总是用各种奇思妙想

    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

    

    ↑2019年1月,我国科学家创建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

    长大后我们渐渐明白

    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

    一名科技工作者

    但科学家们

    锲而不舍、甘于奉献的精神

    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

    

    ↑资料照片:屠呦呦在工作中。

    从嫦娥四号登陆月球

    到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

    从雪龙2号首航南极

    到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

    ……

    一项项“硬核”科技成果背后

    凝结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

    是点亮希望的燃灯人

    是扎根大地的实干家

    是心怀大我的爱国者

    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

    

    ↑资料照片:施一公(右二)与团队成员讨论文章细节。

    今天

    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我们一起致敬这些

    为祖国科技事业

    不懈奋斗的民族脊梁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

    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从不断刷新纪录的亩产

    到耐盐碱海水稻的创新试种

    让大家吃饱又吃好

    是袁隆平一生的追求

    

    ↑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 摄

    数十年如一日

    他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

    与农业科学发展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从2003年抗击“非典”

    到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

    84岁的钟南山

    用一张“无座”车票挤上

    开往武汉的“逆行”列车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他冲锋在前

    争分夺秒与病魔较量

    守护人民生命安全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武汉

    钟南山也一度红了眼眶:

    “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他连日奔走

    传递战疫必胜的信心

    人们对他的情感

    已深深沉淀到这四个字中

    “国士无双”

    

    ↑图为嫦娥四号着陆器彩色全景图。新华社发

    嫦娥工程

    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其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

    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和困难

    实现了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实现了国人“苍穹逐梦”的期待

    

    ↑叶培建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他说:

    “作为一个科学家,

    只有把自己摆在和人民在一起的位置,

    为国家服务,融易新媒体

    才能做点事情。”

    勇于承担责任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挺身而出

    这是叶培建一辈子的坚守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岁的叶培建(左一)静静走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身后,对她表示祝贺和鼓励。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工程奠基人南仁东

    20多年呕心沥血

    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地做研究

    让中国成为世界上

    看得最远的国家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施工场面和满天繁星相映生辉(2016年6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续摄

    “天眼”

    看似一口“大锅”

    却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

    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中国“天眼”睁开了

    南仁东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南仁东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施工现场(2013年12月31日摄)。

    8000多个日夜

    为了追逐梦想

    他心无旁骛

    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我们儿时对星空的迷恋

    也是他一生追求的梦想

    

    ↑刘永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2018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他率领团队

    研制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

    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

    四十年坚守强国梦

    带出一支“雷达铁军”

    

    ↑刘永坦(右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钻研雷达技术(2018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刘永坦的一生

    献给了祖国工业化

    即使累倒在病床上

    也不忘国家使命

    一刻未停止工作

    从填补国内空白的雷达理论创立

    到建立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实验站

    保卫祖国海疆、构筑海防长城

    是他无悔的选择

    

    ↑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2号井现场(2014年8月8日摄)。

    今天

    我们致敬他们

    造福苍生的研究成果

    致敬他们

    青灯黄卷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致敬他们

    不慕名禄

    洁身自好的品格

    

    ↑潘建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实验室内了解科研情况(2016年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他们伟岸的身影

    驾驭着中国科技巨轮

    踏浪而行

    驶向伟大复兴的彼岸

标签:
今天,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我们,民族,脊梁 
近期热点

最新消息:“五一”拼病假去旅游丢工作 女员工诉单位被判驳 04-26

融易媒体: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异鬼王和夜王区别?布兰史塔克是 04-27

最新消息:她因车祸去世,却捐出器官让多人重获新生 05-04

2019年立夏是几月几号几点 立夏习俗微信朋友圈说说祝福语录 05-05

融易媒体:视频丨转角就有戏:在静安街头邂逅一场即兴表演 05-06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