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0 19:48:21来源:新媒体
除此以外,业内人士还较为担忧,在一些商业银行不断加码零售业务的同时,苏州银行近年以来的对公贷款业务却在高速增长,该部分业绩的增长,也可能在为公司增加业绩“作出贡献”的同时,为其资产质量带来风险,甚至得不偿失。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苏州银行在总营收同比下降的同时,对公贷款却较上年末增长了13.19%。
据了解,对公贷款是指银行向企业、政府及事业单位等非个人客户发放的各类贷款,主要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贴现等。实际上,对公贷款也是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而对于企业与社会而言,对公贷款也是银行为实体经济、市场主体资本赋能的重要手段。
不过,对于一直在资产质量方面“名声在外”的苏州银行,对公贷款业务的增长,却未必全是好事。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虽然对公贷款有利于促进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升苏州银行在企业界的品牌影响力,但是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其营收下降与对公贷款增长互为因果。
例如,由于非息收入减少,苏州银行为了保持盈利水平,就需要加大对公贷款的投放力度,以获取更多的利息净收入。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该部分占比过高,导致其资产结构不够优化,资金成本过高,因此影响其整体营收水平。
此外,由于对公贷款一般授信额度高,因此占用的资产也更多,带来的风险也更大。尤其是营收下降与对公贷款增长,都将有损于苏州银行自身的发展和稳健。
因此,倘若苏州银行由于对公贷款增长过快,甚至对其形成依赖,其资产风险也可能会上升,此前招行等企业的信托产品,频繁踩雷地产企业,便是前车之鉴。由此可见,苏州银行对公贷款增长,是把双刃剑。
高管动荡内控混乱,频“吃”监管部门罚单
苏州银行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或许也与其公司高管动荡,行长、副行长接连辞任有关。8月14日,该行执行董事、行长赵琨辞职;9月26日,副行长魏纯辞职;10月16日,原副行长王强出任行长的任职资格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银行的高管变动并非只是集中在2023年第三季度。例如,在更早的2023年2月,苏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兰凤因年龄原因离任,由崔庆军接任。
与此同时,苏州银行还是监管部门罚单上的常客,由此也暴露出苏州银行内部管理或许存在漏洞。例如,早在2021年初,苏州银行因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不到位、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用途管控不到位,遭银保监会苏州分局罚款50万元。
当年6月,苏州银行宿迁分行也因资金遭挪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遭罚款30万元。而2022年底,苏州银行因提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统计报表等多项违法事实遭监管机关警告并遭罚款122.2万元。
而第三季度的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无锡监管分局发布了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苏州银行无锡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遭处罚款75万元。
此外,近几年来苏州银行频繁遭爆高管涉短线交易、员工骗贷等风险案例也屡见不鲜,由此也暴露出苏州银行内控管理、信用风险等方面还有较大优化空间。
结语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实力玩家之一,苏州银行是一个话题性很强、媒体活跃度很高的商业银行之一。这家银行的优势在于,其资产规模增长平稳、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但是,其不足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内部管理层动荡不安,业绩增长逐渐显出疲态。与此同时,由于苏州银行在内部控制、规范化经营等方面存在疏忽,因此也经常因违规遭罚而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苏州银行的品牌形象也因此受损。
加上苏州银行营收增长放缓、资本充足率下滑等问题由来已久,说明此类问题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都是苏州银行难以摆脱的焦虑。而苏州银行未来的发展,或许亟待转型,从而找准目标有的放矢。
但愿有确定发展潜力的苏州银行,有朝一日能突破困境,重回业绩高速增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