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8 11:17:38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闫冬)12月17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瑞幸咖啡造假案有了最新进展。当地时间周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针对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元人民币)达成和解。瑞幸咖啡也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公司已经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员工的伪造交易行为调查达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
支付了巨额资金,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瑞幸咖啡暂时可以“喘口气”了,表态无非是以后抓好经营,卖好产品,或许对于它们来说,和解意味着某种结束。但是这次造假让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诚信的质疑如何消除?对中国企业在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要如何平复和挽回?
有人指出,就这一次事件,就足以在未来几年甚至数年,全球投资者对整个中概股的声誉和信心都会大打折扣。更有悲观者认为,届时国内会有很多创业公司因为拿不到下一轮投资而裁员甚至破产,由此产生新一轮的裁员海啸。
一位资本市场专家的话也许能代表很多人的心声:瑞幸崩盘事件中最无辜、受损最严重的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者,而是无法维系的国内中小加盟商,无法收到货款的中国供应商,无法领到工资的中国员工,无法偿还贷款的国内银行,以及在全球范围信誉受损的全体中国人。
信誉破产,就是品牌企业的脑死亡!
有网民一针见血地表示,蒙得了一时,蒙不了一世,牟取暴利的背后也只能让它们丢失了诚信这个最起码的立身之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诚信始终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安身立命。
曾几何时,瑞幸靠美好的故事获取资金热捧,靠“烧钱”快速扩张,低价推产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吸引了眼球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但是就算是经营状况不好,也不能采取造假的方式谎报业绩。作为在海外上市公司的瑞幸,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是最起码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仅仅是对自己、对市场、对股东负责,也是对中国企业的一种负责。出了问题给整个中国企业带来的伤害,瑞幸能否承受得起?摸摸胸口哪里是否还有温度?
瑞幸的造假案暂告一段落了,但要为此买单的却不止是它,无数的中国企业都将背负上诚信缺失的重压。中国企业赔上的信誉,绝不仅仅是1.8亿美元这么简单。
诚信不立,企业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