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5 16:46:14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一款划时代的产品震撼登场,在众多企业的快速跟进中迅速走向繁荣,可往往是当创新者还未品尝到胜利的果实之际,大量模仿者的涌入便导致市场乱象频出。岩板行业的进阶与迭代之路,再一次验证了这样的市场规律。
价格混战涌现
如果说两年前人们对岩板还只是图个好奇,心里存着“这么大,怎么用”的疑惑。那么,进入2020年,这一市场则完全是一幅跑马圈地、高歌猛进的景象。快速扩张的岩板生产线、密集上新的岩板定制家具、高调亮相的岩板户外广告,无不昭示着这个行业的迅猛发展趋势以及岩板市场的生机与活力。
市场的火热也带来了价格混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北京居然之家丽泽店走访时看到,品牌企业的岩板产品大多价格不菲,进口产品居多,以餐桌为例,其价格动辄每张万元起步。但是,记者在淘宝网上以“岩板餐桌”为关键词搜索后发现,仅需几百元就可以把一款岩板餐桌带回家。比如格奥家居专卖店里一款北欧岩板餐桌椅组合,融易新媒体,折后仅需560元。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0广州建博会上,有全屋定制企业展出的一套高端岩板整体厨房,价格高达20万元,但展馆内外不时有人以发放传单、主动推销等形式,通过低价吸引客户,比如,一张岩板餐桌只卖499元或299元。“价高的,可以高到你想不到;价低的,也可以低到没底线。”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如此说道。
短短两三年,岩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再到现在混乱的价格战,可以说是刹那间满眼纷争。
不难预见,岩板产品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尤其是一些没有回归产品品质的的伪岩板搅局,将会不断扰乱整个岩板行业价格体系。
品质参差不齐
“你像我这样用手摸一下这片岩板看看。”日前,记者在北京某家居卖场调查岩板产品时,在业内人士陈先生的指引下,记者发现,刚刚放了外卖餐盒的一块黑色岩板桌面上竟然留下了难以擦拭掉的印迹,甚至用手摸也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指纹印,怎么擦也擦不掉,十分影响美观。
据陈先生介绍,大部分低档岩板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用岩板专用吸盘吸过其表面也会留下印迹,虽然不仔细看也无伤大雅,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影响产品体验。”“这些都算小问题,你看这块岩板坯体上褐色的这条线,很明显没有烧透。”陈先生说道,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压机压力不够,又强行调整了坯料,温度升高后,就容易导致产品出现暗裂,在后期的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断裂及破损。
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企业用小于1万吨的压机匆忙转产岩板,其内在质量如硬度、强度、吸水率等存在诸多隐忧。“行业内的人比较心急,谁都不想错过岩板发展带来的市场红利,所以急着宣传、推广,却忽略了产品品质本身。”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最近,重庆某生产背景墙的企业采购的岩板“一碰就碎”,包头某石材企业买了接近9.4万元的岩板,用水刀切割后“百分百爆裂”。
标准亟须完善
今年以来,岩板之火越烧越旺。最典型的就是行业内几大岩板巨头,包括蒙娜丽莎、金牌亚洲、新明珠、祥达、顺成、新一派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水之后,更加坚定了对岩板市场的期许,纷纷增线扩产,开建第二条甚至第三条岩板生产线。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国内岩板生产线已达33条,到2020年底,这一数字有望突破75条。
岩板的生产、流通与应用,其实每一个环节都与传统瓷砖存在巨大差异,比如超大吨位的压机、特殊的成型方式、超宽幅面的喷墨打印机以及窑炉、抛光、打包、搬运等。据记者了解,岩板作为新物种,虽然行业专家与企业多次组织有关岩板定义与标准的讨论,但尚未有明确成果。
岩板产品标准的缺失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改进提升和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为了改变混乱的现状,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经过为期一年多的前期研究和市场调研后,日前决定启动制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岩板》团体标准。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缪斌表示,希望首先解决标准名称和定义的问题,既让岩板有一个合适的标准和定位,又要与现有的标准进行区分,并根据岩板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同时,为配合国家产品质量分级的要求,将产品分为世界领先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和满足现行国标、行标要求的3个级别,实现优质优价。
关于标准推出的进度安排,他表示,争取今年9月底前完成验证工作,10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11月召开标准审查会审议,并同时启动行标立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