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8 19:03:00来源:界面新闻
嵇少峰特别提及,相较于与银行的合作模式,信托机构对于平台方的依赖度会比较强,相对没有银行那么“强势”,对平台的配合度会高一点,但资金成本也会比较高。一般情况下,与信托的合作一般都要求有“兜底”承诺(即平台贷款承担信用风险)。
在嵇少峰看来,不同的业务模式带来的区别不会特别明显。他强调,业务发展关键在于场景方、平台方有没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没有比较强的议价能力。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消费信贷其实有一个分层结构,商业银行、持牌消金、小贷公司,它们的资金成本也存在分层,商业银行显然更低,比如蚂蚁有网商银行作为支持,腾讯有微众银行,但目前还不能确认微众和分付的连接关系。”
“对于互联网消费信贷机构来说,负债端能否筹集到低利率资金,将影响其在资产端对客定价的能力。如果微信分付仅通过财付通这样的小贷主体来获取市场资金,那么可能会不及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主体更具资金优势。近期观察到部分非头部的持牌消金,新客利率已经能做到年化5%以下,还设有免息期,分付在这方面显然处于下风。”苏筱芮称。
不过苏筱芮提及,微信分付的一个优势可能在于经营主体拥有“100%的腾讯基因”。她列举了携程对待旗下放贷牌照的差别态度“尽管携程已参股尚诚消费金融,但其更偏向于通过100%纯血基因的携程小贷进行放款,将场景资源向小贷倾斜,致使小贷业绩暴增的同时,参股消金却迎来资产缩表。”
据公开信息,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95%(法人为何迪亮),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持股5%(法人为马化腾)。微众银行股权结构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30%。
流量王者还是场景劣势?
目前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13.82亿,这个数字可谓一骑绝尘,为微信打通其他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能。
2014年,微信红包横空出世,也为微信支付打响了头炮。在业内竞争的洗礼下,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逐渐形成了分庭抗礼的态势。
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发布的《2024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整体来看,用户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第三方渠道,通过微信-信用卡进行支付的占比最高,其次是支付宝-花呗、支付宝-信用卡。
今年以来,互联网平台的支付壁垒迎来历史性打破。目前淘宝支持微信支付,京东接入支付宝,消费金融版图再度拓展,各大支付平台也迎来新一轮竞争。
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大厂的流量池不断扩大,借助电商与支付场景延伸出来的“电商+金融”几乎成为了标配。金融产品中,“消费分期+现金借贷”又几乎成为了标配,典型如蚂蚁的花呗借呗、京东的白条金条、抖音的月付和放心借等。
《报告》提及,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消费金融市场后,通过提供类信用卡和小额消费贷款产品,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式及高效便捷的审批流程,迅速占领消费金融市场。这些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用户流量基础、先进的技术实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品牌心智,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它们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健全消费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