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观点 >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爆发的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2)

时间:2024-08-25 13:45:01来源:新媒体

“说实话过去很多年我一直对人形机器人有点‘失望’,别人问我做不做人形我的回答都是不做,因为商业化没有办法推动落地,也看不到实用价值。直到AI的发展又让我对人形机器人领域有了信心。”8月24日,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大会论坛上发表题为《具身智能指明了实现AGI的方向》(AGI即通用人工智能)演讲时表示。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也认为具身智能提供了人工智能新范式,同时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跃升,生产生活方式得以重构。

全球范围内,近年来特斯拉Optimus等新型人形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5月,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展现其已具备分拣电池、行走、执行工厂任务的能力。这也让市场对行业有了巨大想象空间,纷纷开始探索商业化的可能性。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少资本和行业巨头涌入机器人赛道。比如,近日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股权融资,新增投资方为北汽产业投资。OpenAl、FigureAl、英伟达等全球科技公司也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业务进程。

同时,政策的支撑也让人形机器人产业搭上“快车道”。2023年10月,工信部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到2027年综合实力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今年7月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提出,研发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模型,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推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深度结合,鼓励打造具有商业价值的整机产品。

商业化落地尚有距离

尽管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距离商业化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大模型的发展应用。

很多人看我们现在机器人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实际上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我们现在机器人动作都是单独做AI训练的,这样多场景下一台机器人需要切换多个场景动作,如果有一个通用AI模型能够把所有场景都做了,那对机器人行业将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王兴兴在大会论坛上表示。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专访时王兴兴也坦言,真正的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再往下发展,目前的大语言模型还是不能充分支持的。另外,在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大模型领域,每家的想法、技术路线、包括共性都不太一样。“所以,目前整体上,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的技术路线尚未统一。”

熊友军也表示,具身智能才刚开始,目前行业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说缺乏高性能的具身智能本体,机器人运动能力不足,具身大模型多模态算法能力不足,缺乏具身领域的通用数据集等等。

谈及未来发展,王兴兴表示,未来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方向包括全身任意姿态或舞蹈等动作的模仿深度强化学习;复杂地形下的全身任意稳定运动,手部的复杂物品或零部件,较复杂灵巧操作;还有基于图像或深度数据等感知数据方面,以及强化学习导航避障。

“目前机器人对精细化的动作还做不好,类似于焊电路、打结,这些我觉得都是很有必要去做的事情。”

熊友军认为,未来还需要做的包括复杂长程任务的拆解规划能力;实时任务的重规划,即基于环境与运行结果的实时调整能力;操作能力多样性,满足多场景、多任务的完整操作能力;执行效率与精度,满足特定场景的工作节拍的精度要求

另外,人形机器人定价问题也备受关注。今年5月,宇树科技发布的G1人形智能体售价仅为9.9万元起,不少网友表示价格还是挺亲民的。

对此,王兴兴在接受《科创板日报》专访时表示,一直希望用更合理的价格提供产品给客户,不过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体量还没有完全起来,价格也不会定得太低,“这可能对整个行业包括我们自身都不是好事。”本次大会上,王兴兴还透露,G1人形智能体目前量产化设计改造已快完成,预计年底大规模量产。


近期热点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爆发的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08-25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存在扩散风险 各国防控措施有待加强 08-25

中国驻黎巴嫩使馆特别提醒在黎中国公民尽快回国或离境 08-25

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8月25日白天重庆中西部 08-25

德兴市卓成物流有限公司被罚款1.2万元 08-25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