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21:19:23来源:互联网
通常,储能系统由储能单元和监控与调度管理单元组成,而电芯是储能单元中电池舱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容量电芯的迭代速度惊人。300Ah+电芯尚未成为主流,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天合储能、南都电源等企业就已宣布开始布局500Ah+电芯,其中单体电芯容量最大的甚至突破了1000Ah。
“卷”的另一个方向是加大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的布局力度。
“户用储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想在同属于用户侧的商业储能里找找机会。”某参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原先的业务就是主打海外户储市场。
“一是发电侧的新能源配储,二是电网侧的独立储能,三是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南京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儒成表示,国内的储能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三大块,“这其中,新能源配储主要依赖新能源发电进行配套;独立储能的商业模式则涵盖容量租赁、辅助服务、峰谷套利和容量补偿等,究竟商业模式因各地电力市场规则不同而异;工商业储能则是基于工商业电价进行峰谷套利。”
宁德时代展出的天恒储能系统。 本报记者摄
工商业储能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在本次大会现场,单舱容量在5MWh以上的工商业储能系统频频现身。“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把控了产品成本、价格,还在1.0的基础上增加了连接方式。”阿特斯高级副总裁张光春介绍,公司这次展出的SolBank3.0储能系统功率和容量达到了2.5MW/5MWh。而宁德时代则带来了其不久前发布的全球首款五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储能系统——天恒。该储能系统把20尺储能集装箱的容量做到了6.25MWh。不过,不少企业表示,大容量工商业储能系统的量产仍需要一定时间。
自研“3S”加强软硬协同
容量越来越大的电芯以及储能系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保障产品安全。卓阳储能首席运营官黄浩对此指出,工商业储能项目多、区域分布较广,对整体运维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锂离子电池的热不稳定性以及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是大部分储能企业眼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胡睿看来,储能系统本身的任务就是保障电网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所以其自身的安全性必须要做到位,“要有效防止热失控。”而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本次大会上分享观点时,也特别强调“储能系统本身要安全可靠”。
这就不得不提到储能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MS(电池管理系统),其主要负责电池的监测、评估、保护以及均衡等功能。“BMS有点像人体的白细胞。”在BMS业务上已布局多年的智慧动锂业务经理黄立飞对记者形容道,在他看来,BMS对整个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除了BMS,储能系统中还有一个“S”的作用也至关重要——EMS(能量管理系统)。“你可以把它视作储能系统的大脑。”中科海奥董事长陈滋健告诉记者,EMS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和能量调度等功能,是储能系统更智能化的关键。再加上影响电池使用寿命,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变换的PCS(储能变流器),共同构成了储能系统中控制软硬协同的“3S”。
在本次大会现场,记者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正在发力“3S”的一体化研发。在不少从业者看来,系统集成较电芯的竞争更为激烈。
在易能数字的展台,公司宣传旗下一款工商业储能系统时就用到了“对比传统的全集成厂家,融易新媒体消息,易能核心部件全栈自研”的表述,并强调该款产品的BMS放电深度可达95%、PCS转换效率可达98.7%、EMS降低辅助系统损耗的最大效率可达90%。
“现场展出的这款分布式一体机中的EMS为煜邦智源自主研发,而BMS是和外部企业联合研发,取得了相应授权。”程墨涵告诉记者,把“3S”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使储能系统软硬件之间的协同更高效,“潜在的故障率会更低。”
煜邦智源展出的分布式液冷一体机。 本报记者摄
当然,也有选择避开竞争激烈的锂离子电池储能领域的企业。林源储能在本次大会带来的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就让人眼前一亮。“高安全、长寿命、可预装、不衰减、无污染……”邢正军一口气报出了自家产品的诸多优点,他告诉记者,全钒液流技术和锂电池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用寿命长且适合长时储能,“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时长约在两小时,而我们产品的储能时长,可以随储罐的扩容而延长。”
对于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的发展方向,邢正军有清晰的认知:“短期内很难快速取代锂离子电池储能,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储能领域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关于储能技术的多个分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认为,现有的储能技术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对此,朱俊鹏持相似观点:“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技术都会有用武之地。良性的竞争将是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记者 陈陟 实习记者 李漫鸿 黄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