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财经 > 股市 >

“中国版QE”要来了?国内外资管机构观点罕见一致:央行购买国债不等同于QE(2)

时间:2024-03-29 22:02:36来源:新媒体

  创金合信基金也给出同样的看法,不应将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等同于财政货币化或QE。《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有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央行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有利于更好熨平国债集中发行对流动性的扰动,短期对市场情绪或有所提振。

  王宇超也建议,市场当前重点关注央行是否会结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综合调控。

  东吴宏观团队指出,结合海外经验,当前可能还未到央行大规模直接购买国债的地步。美、日主要通过二级市场买断式购入国债,我们发现其央行开启购债的时点有些共同的特点:一是宏观经济承压;二是央行已经没有降息空间;三是央行购债或有“路径依赖”,一旦开启就难以退出。

  未受传言影响,基金经理对债市判断仍基于经济基本面

  相对于股市投资者的兴奋,债市表现相对平静。公募固收基金经理们的看法也较为理性。创金合信基金表示,对于未来债券收益率的判断,仍然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方向。今年1-2月份经济数据边际好转,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在债券市场短期上涨过多后,二季度可能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平安基金也指出,二季度债市或将呈现总体偏震荡的趋势。收益率向上的制约主要在于经济运行的高度、化债所需的低利率环境,收益率向下的约束主要在于中美利差、资金空转等因素。

  王宇超进一步分析认为,中长期看,在实体融资需求重新恢复之前,融资成本仍处于下行通道中。叠加目前银行净息差压力逐渐增大,银行负债端成本仍有较大的下调需求及空间。短期看,受制于海外流动性的制约,考虑到汇率压力,政策利率迅速且大幅下调的预期不大,因此曲线大概率仍然保持平坦随后震荡下行。

  操作策略上,他建议,中短端跟随资金面波动,长端关注预期变化及调整。而在化债大逻辑下,城投债再融资持续收缩,信用债仍然面临资产荒的问题,后续可能利差保持低位,跟随无风险利率波动。


近期热点

中金公司:中国发展eVTOL具有综合优势 有望成全球名片 03-29

华金证券:智算对液冷形成刚需 百亿液冷市场爆发 03-29

“中国版QE”要来了?国内外资管机构观点罕见一致:央行购买 03-29

“巨象”突袭!三桶油集体拉升 发生了什么? 03-29

一夜狂欢!小米暴涨超12% A股“小伙伴”要沸腾? 03-29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