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 00:09:06来源:红商网
卫龙终于决定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卫龙正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合作,计划于2021年在香港IPO,拟募资10亿美元。不过,卫龙对此事尚未回应。 事实上,这并非卫龙首次传出上市的消息。此前,卫龙曾频繁地进行股权变动,被业内看作是为上市铺路。2018年12月,有消息称卫龙欲赴香港上市,但随后因为频繁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导致此事不了了之。 时隔两年后,卫龙再被曝出即将上市,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卫龙很可能是为了补充资金,扩充产品线,以及增强品牌综合竞争力。 不过,卫龙的实力也的确不容小觑,据卫龙2019年财报,其营收为49.09亿元,比2018年的35亿元同比增长约43%。2020年,卫龙的营收目标为72亿元,这将在2019年基础上增长近47%,根据其2018年时的计划,卫龙在2022年的销售目标是100亿元。 然而无法忽视的是,卫龙同时也面临着产品结构较单一,价格集中在中低端等一系列问题。以卫龙目前的体量,想在辣条这一核心品类之外再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短期内并不容易,除此之外,还要想方设法改善辣条“低端”、“不健康”的固有印象,卫龙的IPO之路可谓任重道远。 男版“老干妈”北上创业 “卫龙要在三年内实现100亿元年销售额。”2018年,卫龙创始人刘卫平放出豪言,相较于“卫龙”这一耳熟能详的辣条品牌,外界对卫龙创始人刘卫平的事情知之甚少。 刘卫平是湖南平江人,平江地处湖南东北部,境内汨罗江蜿蜒而过。历史上,平江民风彪悍,崇文习武人士众多,被誉为“中华诗词之乡”、“惟楚有才”绝非浪得虚名。 不过到了近代,融易新媒体,平江却没落了,由于缺乏资源加上交通并不方便而逐渐沦落为国家级贫困县,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当地的酱干。 在当地,平江酱干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朝康熙年间,平江的长寿酱干还被列为宫廷贡品。可以说,卖酱干是平江人养家糊口的必备手艺。 然而,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把全县人民的希望都冲没了。当时大豆价格疯涨,从7毛多一斤,一下子涨到1.5元,整个酱干行业哀鸿遍野。 好在当地酱干作坊的三位老师傅,及时研发出了一种用面筋做成的辣条,咸味与辣味与酱干相仿,价格却便宜很多,从此,新一代的平江辣条横空出世,99%的酱干小作坊转向了辣条生产。 因为平江主产大米,缺少作为原材料的面粉,于是很多生产辣条的平江人开始往外走,他们沿着京广线一路北上,信阳、郑州、驻马店、开封,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成了平江人创业的第二故乡,在那一波人中,就有刘卫平。 2001年,刘卫平在漯河铁东开发区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厂,取名平平食品加工厂,并在公司成立后注册了“卫龙”商标。 经过20年的发展,卫龙已经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食品品牌,生产的产品有大面筋、小面筋、亲嘴烧、豆皮、魔芋爽、辣牛肉等。 如今,卫龙每天生产辣条约4000万包,根据前瞻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我国辣条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其中卫龙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一位,约为5%,放眼全国,几乎无人可与卫龙匹敌,卫龙一跃成为与老干妈齐名的“民族之光”,刘卫平也因此有了男版“老干妈”的称呼。 难撕“垃圾食品”标签 辣条行业的至暗时刻出现在2005年。 2005年12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使用违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俗称霉克星),非法添加物加上肮脏不堪的生产环境,在人们的认知中,辣条等于垃圾食品的印象开始发酵。 随后,全国掀起一波整治风潮。一时间,辣条成为众矢之的,辣条行业进入洗牌期,大量厂家关门,辣条生产企业一度从从2000家锐减到500家。 行业遭遇严重打击,卫龙却选择迎难而上,刘卫平开始对工厂进行升级,他先是投入几百万元,从欧洲买了一条价格不菲的生产线,并把包装机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通过现代化的流程来确保辣条的质量,随后,他又决定向驻马店、扶沟等地扩张生产基地。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