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6 17:20:55来源:红商网
近年来,受“5.31政策”的影响,国内光伏行业下游需求受到一定冲击,2018-2019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出现下滑。而2020年,光伏发电正迈向全面平价,也处于关键和重要的趋向市场化阶段。所处行业变化“风起云涌”,“夫妻店”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博”)将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其自诩毛利率高于同行是经营规模远高于同行所致,而实际上中信博净资产规模在同行“垫底”,到了2020年上半年,其净资产规模位列第三,其经营规模远高于同行或“言过其实”。不仅如此,在中信博在问询回复中,其所披露的供应商年均收入,远高于官方披露的数据,其中是否涉嫌虚假陈述?尚未可知。而其为“零人”供应商创收上亿元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
一、毛利率变动趋势异于同行,经营规模远高于同行或“言过其实”
据发改能源〔2018〕823号文件,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等。
近年来,中信博营业收入增速逐年下滑。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中信博营业收入分别为7.68亿元、15.81亿元、20.74亿元、22.82亿元、12.77亿元,2017-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05.79%、31.19%、10.04%。
同期,中信博净利润分别为0.35亿元、0.43亿元、0.97亿元、1.62亿元、1.15亿元,2017-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22.91%、125.2%、66.85%。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中信博销售毛利率的变动趋势异于同行。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中信博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5.26%、17.26%、20.54%、24.18%、25.9%。
反观同行业可比公司,同期,清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源股份”)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8.02%、24.75%、25.75%、25.19%、30.8%;江苏爱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科技”)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8.2%、17.45%、17.99%、14.48%、19.51%;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江股份”)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7.68%、29.73%、25.34%、19.43%、22.4%。
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上述三家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毛利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7.97%、23.98%、23.03%、19.7%、24.24%。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博毛利率变动趋势异于同行的现象,也曾受到上交所的关注。
据2020年5月24日签署的《中信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以下简称“第一轮问询回复”),中信博被问及其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其毛利率却持续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
对此,中信博表示,其经营规模远大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且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提升对客户、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光伏支架产品毛利率逐年提升。
然而《金证研》沪深资本组研究发现,中信博的经营规模或非远大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清源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03亿元、7.83亿元、9.61亿元、12.5亿元、3.68亿元;爱康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05亿元、48.56亿元、48.43亿元、51.26亿元、17.4亿元;振江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23亿元、9.43亿元、9.8亿元、17.86亿元、9亿元。
可见,从营收规模来看,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中信博的营业收入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均位居第二。
净资产方面,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中信博的净资产分别为4.12亿元、6.6亿元、7.57亿元、8.9亿元、10.05亿元。
同期,清源股份的净资产分别为5.75亿元、9.68亿元、9.93亿元、9.43亿元、9.33亿元;爱康科技的净资产分别为57.76亿元、57.88亿元、59.43亿元、41.11亿元、41.45亿元;振江股份的净资产分别为5.23亿元、13.74亿元、14.91亿元、14.47亿元、14.43亿元。
可见,2016-2019年,中信博净资产规模在同行“垫底”。到了2020年1-6月,中信博净资产规模位列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爱康科技的营业收入及净资产规模均高于中信博,而同期,爱康科技的销售毛利率却均低于中信博。
也就是说,从营业收入规模和净资产规模的情况来看,中信博经营规模远高于同行的说法或“言过其实”。
二、供应商收入与“官宣”矛盾,涉嫌虚假陈述
问题并未结束,中信博的供应商中,或存在“10人”公司撑起1.4亿元业绩的“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