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财经 > 资讯 >

史上最强春节档,谁家口碑崩了?(2)

时间:2025-01-31 02:10:01来源:新媒体

吃到了前作靠路演口碑发酵的甜头,《封神2》的主创们在上映前就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跑路演为影片造势。平心而论,乌尔善导演是优劣势都很明显的大导,他善于用画面讲故事,也不惜重金投入做特效,电影的视觉效果没得说,但讲故事能力相对较弱。

《封神1》能够逆势而上,离不开影迷们在戏外的积极玩梗安利,比如“费翔是妈咪严选”“妲己是一款哈基米”等等。这一部能否再出现这些有传播力的梗,是个未知数。另外《封神1》爆火后,几位男主接连出现塌房,也可能影响影迷的购票抉择。


第二梯队则是《射雕》和《蛟龙行动》。

《射雕》改编自金庸著名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由名导“徐老怪”徐克操刀,与过去的射雕影视作品不同,他将故事聚焦在原著的末尾七章,重点呈现郭靖成长为“侠之大者”的过程。不过从预售及网络讨论来看,几乎90%选择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是冲着主演肖战。

《射雕》是肖战2019年后重返大银幕的作品,粉丝自然要铆足了劲冲票房,以证明肖战仍有号召力及商业价值。

《蛟龙行动》是这个春节档唯一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也是定档最晚的一部。它名义上是《红海行动》的续作,但两者关联并不紧密,可以视为独立新作,这也意味着《红海》的一部分影迷并不会为了“情怀”而购票。

与其他几部电影相比,《蛟龙行动》的优势在于满足大众对于军事、核潜艇及相关作战兵种的好奇心。但它的题材相对硬核,受众较窄,或许会对票房造成一定影响。

第三梯队则是《熊出没:重启未来》。

《熊出没》IP是春节档中最超然的存在,它有着极其稳固的受众群体,是低龄向市场的绝对王者,无论春节档风云变幻,《熊出没》的票房表现始终稳定。它或许永远无法成为档期冠军,但绝对是闷声发大财的代表。

另外从预售情况来看,《射雕》的一骑绝尘不免让人想到一个消失很久的词——流量电影。当然从制作规模和主创团队来看,《射雕》并不算标准意义上的粉丝电影,但主演的粉丝也确实扛起了预售的大盘。

除《射雕》以外,《封神》的质子团粉丝也具备这一特质。流量电影的特点往往是开局冲得很快,但后劲不足,也很容易遭其他路人盘大的电影反超。《射雕》及《封神2》的表现不仅与演员自身未来的发展及商业价值有强关联,甚至会影响将来市场上流量电影的规模及数量多寡。


19.9特价票再现,片方势在必得

观众苦电影票价高久矣,2025年春节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1月下旬开始,就有媒体报道,南京地区多家影院出现了19.9元的特价票,微博上也陆续有青岛、北京等地的网友截图晒出自己买到了大年初一的19.9元的特价电影票。


另外也有网友表示自己通过领优惠券、积分抵扣等方式,买到了9.9元甚至6.9元的超低价票。这些特价票的存在,也是今年预售能够迅速打破记录的原因之一。

不过,「定焦One」实测发现,特价票数量有限,北京地区网传的几家有票补场的影院已经没有19.9元的电影票了。

票补通常是由制片方拿出一部分预算来做促销,拉动票房增长。这一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至2014年《变形金刚4》上映。互联网票务平台为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票补提供低价电影票吸引观众购票。

2018年各大片方联手限制“票补”,平均票价变高了。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档的平均票价2014年是36.3元,2018年涨到37.6元,2019年突破40元大关,2020-2022年属于特殊时期不在统计范围内,2023年飙升到48元,2024年则降到44.6元。

十年时间春节档平均票价涨了将近10元,也难怪观众抱怨。但这个春节档,不仅片方拿出预算做促销拉票房,还叠加了国家电影局的惠民政策。

2024年12月,国家电影局启动“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将持续至2025年2月,合计将投入不少于6亿元观影消费补贴,覆盖贺岁档和春节档。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各地电影主管部门、购票平台、片方都推出了相应的消费补贴和票补福利,融易新媒体消息,因此部分影院出现了多部影片都可以19.9元购票的情况。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拉新及回馈老客户,也推出了购票立减等优惠活动,多种优惠叠加后可以实现5-6元拿下一张电影票。

如此大力度的低价票,足以证明片方对这个春节档志在必得。


近期热点

史上最强春节档,谁家口碑崩了? 01-31

DeepSeek爆火,AI产业投资逻辑生变? 01-31

光伏行业寒冬凛冽,这几家上市公司靠什么逆势猛增? 01-31

谁是春晚上的大赢家? 01-31

A股上市银行年度分红透视:哪家银行分红更积极? 01-31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