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5 00:09:07来源:融易新媒体
原标题:中公教育巨额分红引监管关注 三名股东分走11亿 短期借款还有28亿
中公教育交出借壳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堪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净利润18.05亿元,同比增长56.52%。但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公教育的巨额分红方案也引来了监管关注。
3月30日晚,中公教育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年度现金分红方案的理由、方案是否将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短缺、是否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及资本支出。
此前中公教育公布的分红方案显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4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4.8亿元,不送红股,融易新媒体,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而在2018年,中公教育也有一笔14.19亿元的现金分红。2018年、2019年,中公教育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3%、82%,占当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99%、97%。
一方面是“大方送钱”,另一方面,中公教育却在巨额举债。
年报显示,中公教育2019年末的短期借款余额为28.67亿元,较年初的16.07亿元增加了12.6亿元。中公教育表示,“系银行短期借款增加所致。”
而实际上,截至2019年末,中公教育账上货币资金余额还有27.24亿元。
明明账上有钱,但公司还在借钱,还要巨额分红,这种操作首先引来投资者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发问:“根据贵司年报看货币资金为27.24亿,交易性金融资产(理财)也有17.54亿,均同比去年增加。但是为何公司本年度短期借款也有28亿,比去年的16亿有所增加。为何不用货币资金偿还贷款,降低公司的有息负债,公司本年度财务费用高达2亿。请问贵司有大量现金的情况下,还要大力举债?”
对此,中公教育的回应称,公司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公司对预收款项及其周转进行审慎的动态管理,适当投资低风险、期限符合公司经营需求的理财产品。协议班是一种创新的培训课程产品形式,公司充裕的货币资金为协议班产品的稳健运维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公司采取了较高比例的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资本市场。同时,为快速实现公司职业教育产品服务3.0版本的升级改造,公司加快了综合学习基地等硬件设施的投入节奏,持续投资未来,为股东创造丰厚的回报。
但是,这种所谓的丰厚的回报最终进了谁的口袋?
年报显示,中公教育持有5%以上的股东分别为鲁忠芳、李永新、王振东,王振东为公司董事、总经理,鲁忠芳、李永新为母子关系,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报告期末,三人持股比例分别为41.36%、18.35%、15.61%。
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的话,鲁忠芳、李永新、王振东在2019年将分别获得6.12亿元、2.72亿元、2.31亿元,三人共计可拿到分红11.15亿元。
据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及可动用货币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持续大幅新增债务融资的原因、用途及商业考量,是否显著增加公司财务负担。
同时,深交所注意到公司在互动易上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大部分线下授课尚未恢复;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预收培训费26.34亿元。要求公司说明相关预收款项期后转化为收入的比例,与以往年度是否存在重大差异;请说明报告期后是否存在集中退费的情形,是否对公司经营业绩、资金状况及业绩承诺达成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原标题:中公教育巨额分红引监管关注,三名股东分走11亿,短期借款还有2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