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10:16:24来源:融易新媒体
承载1.2亿人次保障梦:大病互助平台遭遇成长烦恼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刘敬元
0元加入、大病互助——这样的口号在过去大半年里吸引了近7000万人加入蚂蚁金服旗下的网络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而在过去3年里,各类线上大病互助计划的人群累计已超1.2亿人次(仅算留存人数),这与经营数十年的中国太保集团客户数量相当,直逼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的个人客户数。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较保险产品,互助计划的加入门槛较低,让低收入人群能以较低成本获取保障,不过由于尚处于发展初期,亦在经历“成长的烦恼”。
1.2亿人次加入大病互助计划
相互宝、水滴互助等大病互助平台的会员数每秒钟都在变化。
90后的李铃(化名)便是会员之一。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她此前并没有明显的保险规划。不过,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去年10月上线后,她抱着“加入又不需要花钱”的想法加入了计划。此后,她的女儿和丈夫也相继加入。
“我觉得还不错,每次分摊的钱不多,大病时有30万大病互助金。”加入该计划224天后,她如是说。
资深精算师徐华(化名)也是一位大病互助计划的支持者。在首个网络大病互助计划“抗癌公社”兴起时,他便加入其中,现在他已是多个网络大病互助计划的会员之一。
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比较重要的大病互助平台主要有5个,包括蚂蚁金服旗下的相互宝、轻松筹旗下的轻松互助、水滴筹旗下的水滴互助、泛华保险旗下的e互助,以及抗癌公社。
借助互联网的天然聚客优势和“0元加入”的超低门槛,国内在短短几年里产生3家规模超千万的大病互助平台。其中,依托“流量平台+互助形式”,相互宝短短半年里加入人数从0猛增到5000万,超过了2013年横空出世的余额宝。而从5000万到6925万人,仅花了50天。
截至5月30日下午14点,五大平台加入会员数累计超过1.7亿人次,其中诞生不到一年的“相互宝”和诞生三年的水滴互助加入人数最多。相互宝平台显示加入人数6752万人,水滴互助会员数7925万人。不过会员快速加入的同时,亦有会员脱落情况。
水滴互助5月4日公示的分摊人数为3429万人,相互宝5月21日公示时的分摊人数为6289万人。轻松互助没有公布会员数,但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活跃会员数预计超2500万人。加上泛华“e互助”和抗癌公社人数,粗略估算现在留存的网络大病互助计划会员亦超1.2亿人次。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目前互助平台发展势头无法阻挡,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一个理由,大家对健康都越来越关注,但是购买保险的成本可能又相对较高,大部分人都是“价格动物”,所以选择互助平台,很正常。
当然,互助平台用户数在不断变动。一家线上平台的保险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网络大病互助计划门槛低会员数增长快,但脱落率也比较高。
一枚硬币的两面
互助平台为更多人群提供了“潜在保障”,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互助平台身上兼具“暖”和“冷”的特质。这与互助平台和保险公司,这两种组织的运行模式不同有关。首先还是要先厘清,大病互助计划并非真正的保险产品。一般大病互助计划满足条件的用户无需交费即可加入,加入后如遇重大疾病可享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保险形式的创新。而持不同看法的人士认为,互助不涉及平台兜底风险,而保险则是保险公司要承担客户赔付责任,两者不是一回事。
保险从业数十年、现任轻松筹保险健康事业群CEO钟诚表示,互助计划与保险风控的核赔方式有所差异,互助的风控是在分摊互助金时根据年龄和得病的病种来分成给付,且分担互助金时要公示给所有会员看,这使得作假更容易被会员举报。因此大病互助计划的道德风险不高。
他说,但这种方式亦让渡了隐私权,不少客户参加大病互助时偏向于慈善心态,觉得可以帮助别人,可一旦自己成为需要拿互助金的受益人,必须要把得病的情况和治疗方案公之于众,这种感受就不太好。
钟诚同时认为,虽然互助计划道德风险不高,但逆选择风险较高。保险是先分类先定价,互助计划是赔付时才分类。例如保险产品按照疾病、年龄、性别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类,尤其是重疾险,年龄相差一岁,保费也有差异。目前大病互助计划在赔付时按照年龄大致分了几大类,比较粗放,有可能导致同一类型风险的人群加入。
此外,保险公司对保户有兜底保护机制,大病互助计划则不然。一旦存留会员和需要领取互助金的人群出现失衡,互助计划就面临结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