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0:47:16来源:融易新媒体
最近一个月,对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眼科”,300015.SZ)来说并不好过,11月20日爱尔眼科开盘价格为47.55元/股,12月18日收盘价格为39.53元/股,其股价跌幅近17%,眼科龙头企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其遭受股市“冷眼”?
(截图来源于新浪财经)
近年来,爱尔眼科频频并购扩张,以全国分级连锁模式,编织了一张从一线城市贯通边陲县城的网络,但攻城掠地的同时,其风险也相伴而至,《中国质量万里行》通过分析爱尔眼科相关资料,发现其存在商誉价值增速快,分子公司频频受罚等问题。或是导致其股价下跌的部分原因。
并购蓝海或成商誉大雷
爱尔眼科作为国内首家医疗行业上市公司,上市以来热衷于并购扩张,一方面通过上市公司自有资金进行网点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基金带来的杠杆,加速在全国各地、县布点眼科医院,抢占市场。
2019年10月22日,爱尔眼科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天津中视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中视信)100%股权、湛江奥理德视光学中心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宣城市眼科医院有限公司80%股权,总共涉及28项资产。公司股票自10月23日开市起停牌。
上述26家眼科医院几乎都冠有“爱尔眼科”的品牌,尽管挂着“爱尔眼科”牌子并进行了投资,却均不在爱尔眼科名下,且不受控于上市公司子公司。事实上,爱尔眼科对上述三个交易方均早已有投资。企查查资料显示,爱尔眼科持有湖南爱尔9.8%的股权,通过全资子公司分别间接持有南京爱尔19%的股权以及湖南亮眼19.5%的股权。
爱尔眼科跑马圈地式扩张风格并非起始于今,《中国质量万里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09年至2013年间,爱尔眼科通过自有资金完成网点布局;随即2014年后引进产业基金,凭借资金杠杆,扩张速度显著提升。据资料显示,自2017年起,爱尔眼科接连宣布收购佛山、清远、东莞等地的共14家眼科医院部分股权。至今,爱尔眼科通过产业基金设立的类似医院和资产,在全国范围内仍存续200余家。
跑马圈地的同时,爱尔眼科的商誉价值也随之飙升,截至2018年底,爱尔眼科商誉已达20.62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了400倍,占总资产比例为22.5%,其中无形资产高达5.1亿元。
根据爱尔眼科2019年三季度报披露,爱尔眼科截至9月30日商誉余额已增至24.42亿元,占其总资产比例为21.24%,占净资产比例达37.89%。此外,其中近一半的商誉价值是由收购“爱尔眼科”而产生。
上市公司商誉价值方面暴雷的案例不在少数,而且通常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无形资产增加在摊销时会摊薄利润,融易新媒体,最终会影响到公司业绩,爱尔眼科快速增长的商誉余额,暗含不小风险,值得投资者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底,爱尔眼科计提了上市以来金额最大的一次商誉减值准备:1.1亿元。但与其利润规模来比,未对其业绩造成明显影响。
关于商誉问题,爱尔眼科对《中国质量万里行》回复如下:“公司的并购都是围绕主业进行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在并购前,通过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和把控风险;并购后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提升,包括医疗、管理、服务、财务、法务等方面,使并购标较好地实现预期。公司基于非常稳健的原则进行商誉计提,不代表标的未来发展不好。今年1月份很多上市公司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爱尔商誉的形成跟其它上市公司情况不一样,我们对于并购基金标的的运营情况、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清楚的。”
相比于爱尔眼科的自信,近一月似乎并未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层面,企业设立子公司或是为了发挥各个领域的专长,以期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但也会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同时,假借设立子公司之名的敛财猫腻的情况较多,如果出现违法情况,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同样需承担责任。
控股分子公司频频受罚 只顾并购,无暇管理?
企查查公开资料显示,爱尔眼科的控股企业为186家,《中国质量万里行》梳理其所有控股公司的资料发现,近几年,其分子公司频频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其中包括广告违法、
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违规生产及销售产品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