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财经 > 证券 >

中信证券: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

时间:2024-06-03 16:11:41来源:互联网

  经营层面,我们复盘锂电材料业绩表现,2023年受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去库存、加工费下降等因素影响,锂电材料环节业绩普遍承压,但从2024Q1情况来看,在原材料价格企稳、库存和加工费见底,多数环节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据各环节公司财报,2024Q1三元前驱体/负极业绩环比分别+66.4%/+106%,铁锂环比亏损大幅收窄,电解液&六氟环节环比扭亏为盈。

  格局层面,多数环节头部企业份额相对稳定,部分环节龙头份额甚至进一步提升,以磷酸铁锂龙头湖南裕能、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为例,2023年份额分别为29.5%/34.7%,同比+1.9/ +0.8pcts。

  展望后续,供给端来看,根据各公司公告,锂电材料各环节此前较多的再融资项目现多数处于暂停或终止状态,根据各公司公告,我们统计2022年以来锂电材料产业链终止+未发行的项目资金接近500亿元,资本开支放缓背景下,产能利用率提升与在手现金的充裕度成为竞争的关键;需求端,下游电池开启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融易新媒体消息,对锂电材料提出更高要求,高压快充、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的落地,预计将拉动对高镍三元、硅负极、碳纳米管等材料领域的需求。

  产业趋势:积极出海打造全球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融资约束推动供给侧出清。

  展望后续产业趋势,我们认为主要包括:

  1)新能源整车+储能加速出海: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77.6%;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85GWh,同比+53%,全球TOP10储能电池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到8家,合计出货165GWh,全球占比达86.5%;新能源整车和储能出海如火如荼,有望贡献新的增长点。

  2)电池企业盈利进一步分化:在差异化显著的电池领域,凭借原材料、制造端构筑的成本优势,国内头部电池企业盈利能力较海外企业拉开更大差距,对比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毛利率较LGES高7.6pcts,较2022年进一步提升。

  3)快充、固态等新技术渗透率加速提升:随着新一轮技术“平价”周期的开启,我们预计800V快充、固态等新电池技术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4)融资约束加速供给出清:我们判断2024年锂电行业股权融资仍将面临压力,叠加产业链公司在手现金持续消耗,行业供给有望加速出清,盈利能力稳定、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各环节头部企业有望在此轮竞争中胜出。

  风险因素:

  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储能装机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格局恶化的风险;逆全球化加剧,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大幅波动风险;新技术客户验证与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动。

  投资策略:

  展望2024年下半年,在车型周期和降价的刺激下,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同时在电池成本下降、运营经济性抬升的推动下,储能装机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电池和材料环节资本开支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供给加速出清,产业链头部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引领新一轮技术创新,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预计行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推荐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供应链优质头部企业。


近期热点

东吴证券:6月整体市场偏向积极 继续看好“价值”类型股票 06-03

中国银河:终端焕新与促销备货共振 IT面板价格接棒上涨 06-03

中信证券: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06-03

沪指下跌0.51%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领涨 ST股现跌停潮 06-03

6月2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06-03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