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5 08:04:42来源: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孙言
水滴对标联合健康又近了一步。
5月7日晚,中国领先的保险和健康服务科技平台水滴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IPO,成为中国在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从创立到上市水滴共用了五年,而同为纽交所上市企业的联合健康则用了七年时间。
据了解,水滴此次共发行3000万股美国存托股(每个美国存托股相当于10股公司A级普通股),发行价为每个美国存托股12美元,达到此前预计发行价格10-12美元区间的上限。高盛、摩根斯坦利和美林证券为水滴公司IPO联席承销商。
“按预计的发行价格上限发行,这也充分说明了市场和国际投资者对水滴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万亿级的健康保险市场的长期认可。”北京一头部券商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美股中概股低迷,目前水滴等新股的股价破发大概率是因为正好赶上了美股的大跌,相信随着整个美股市场的企稳,股价也会回归到其长期投资价值的基本面上。”
正如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所言,“赴美上市只是一个很小的里程碑,让我们更近距离的感受对标对象联合健康的同时,我们内心深处更是要静下心来,为用户和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使之普惠更多的用户,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这意味着深耕于中国万亿级健康保险市场的水滴将大有可为,在服务于万亿的中国用户的同时,这一中国版的“联合健康”亦是呼之欲出。
构筑“保险+健康服务”赛道
资料显示,水滴公司2016年创立,旗下目前主要有两块业务,网络大病求助平台“水滴筹”和健康险科技平台“水滴保”,通过整合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跨越病前保障和病后支持的解决方案。
沈鹏表示,水滴要为中国亿万家庭构建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通过科技手段,为广大用户提供普惠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每一个人的健康福祉,努力成为互联网人身险第一品牌。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按2020年首年保费(FYP)收入计算,水滴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独立保险科技平台。根据其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水滴公司净收入30.28亿元,同比增长100.4%;该年实现超过144.26亿元的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16.35%;截至2020年底,累计服务的保险消费者数量约7940万人。
从公开数据来看,无论是净收入,还是FYP,甚至保险消费者数量,水滴公司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独立保险科技平台。
从2016年创立以来,水滴公司先后创立水滴筹、水滴保两大有广泛影响力的业务,与快手、拼多多等并称“下沉市场四天王”。
水滴筹是国内领先的免费个人大病求助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助力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获得医疗资金支持。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底,有3.4亿名网友通过水滴筹为170多万名患者捐款370多亿元。
而水滴保有保险界“拼多多”之称,自创立以来,联合中国太平、众安保险等知名保险公司,为近亿名用户提供健康险和寿险服务,助力他们提升保险保障意识和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作为一家保险科技平台,水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及服务,推进保险业线上化水平。据统计,从2018年到2020年,水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是6900万元、2.15亿元、2.44亿元,最近一年占净营收比重超过8%。研发投入比重已超过国内同行,这也使得水滴公司的保险科技属性更为名副其实。
据悉,水滴通过大数据+AI技术赋能保险和健康产业,目前已经完成了承保核保、续费续保、退费退保以及保全服务的智能线上化。研发投入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的技术服务收入分别达5910万元、5170万元和1.94亿元。
基于科技愿景,水滴公司提出了“AI+Blockchain+Data=Construction”的ABDC科技战略,建成了覆盖26省份的医疗数据库,构建了水滴大脑全景图,坚持科技向善,为广大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水滴公司合伙人兼CTO邱慧表示,“水滴花了几年时间积累对大健康行业深刻理解,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去做落地创新。同时我们也坚信在中国接下来3~5年每个垂直产业都需要公司愿意花时间投入,去构建各个产业的基建。”
对于此次上市融资,水滴公司表示:“将寻找机会,加强与医院、医药公司等医疗服务伙伴的合作,构建健康生态系统。目标是打通各类医疗支付,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选择。”在纽交所驻中国办事处负责人杨旭女士看来,水滴作为生态赋能者,既要赋能现有的保险生态,也要赋能整个医疗健康生态,“筹款和保险保障只是第一步,初步解决了用户的安全感,但长期来看,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水滴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生态圈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看好水滴有望成为中国版‘联合健康’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