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0 22:06:55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上市传闻落实,近日,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正式递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喜马拉雅成立已有9年,始终深耕音频市场。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喜马拉雅营收快速攀升,不过尚未盈利,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共亏损超21亿元,主要原因是居高不下的收入成本及高额的营销费用。
对于喜马拉雅而言,身处变现难的音频赛道,必须寻求更多变现途径。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喜马拉雅重点押注IoT(物联网)和车联网两个领域,寻求新增长点。
不过,这意味着其与互联网巨头直接展开竞争,最终结果如何仍待进一步观察。
此外,版权纠纷是横亘在在线音频平台面前的一道鸿沟,喜马拉雅多次被指侵权。天眼查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的相关法律诉讼高达1435条,其中,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就高达1094条。
对于上述问题,上周长江商报记者向喜马拉雅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收入成本及营销费用居高不下
近日,喜马拉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申请,这家音频行业龙头或将在资本舞台上向大众展示出“耳朵经济”的真正价值。
根据中投公司的数据,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的收入从2016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9.4%,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201亿元,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5.8%。
巨大的市场份额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入局,包括早已嗅到机遇的喜马拉雅。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喜马拉雅便相继汇集了有声书、FM电台、儿童睡前故事、相声小品等数亿条音频,融易新媒体,目前平台用户已超6亿。
近几年,喜马拉雅实现了强劲的营收增长。2018年至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14.76亿元、26.77亿元、40.5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为11.55亿元,同比增长65%。
同时,喜马拉雅背后还有充分的IP资源支持。根据招股书披露,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为喜马拉雅的战略投资者,喜马拉雅之前也与超过140家出版社及包括阅文集团在内的90多家网文平台的长期合作。
不过,遗憾的是,喜马拉雅尚未盈利,招股书显示,其2018-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7.737亿元、7.733亿元、6.051亿元,三年亏损21.5亿元。今年一季度,喜马拉雅营收11.6亿元,净亏损2.7亿元,亏损同比收窄,但仍处在亏损困境中。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喜马拉雅亏损的原因主要来自居高不下的收入成本以及高额的营销费用。收入成本方面,包括收入分成费用、内容成本(版权授权费用)等。从2018年到2021年一季度,其占总收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
以2020年为例,喜马拉雅营收40.5亿元,而在这背后是超20亿元的收入成本。营销费用方面,主要包括获客成本、促销及推广费用、营销人员的薪金福利等。2020年,公司营销费用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28.6%。
“将来可能继续亏损”,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表示,用户群的拓展能力、内容的生产和采购以及持续投资等都是影响喜马拉雅业绩的主要因素。
但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喜马拉雅用高额的营销费用换取了可观的用户增长,月活从2018年一季度的7300万增长到2021年一季度的2.5亿。
有业内人士表示,烧钱促销确实能在短期内起到吸引大批新用户的作用,但也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喜马拉雅的会员付费盈利模式。同时,低价带来的新用户在平台的后续留存率与活跃度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持续亏损探索多元变现途径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喜马拉雅的竞争对手主要有蜻蜓FM、荔枝FM,其中荔枝已经于2020年在美国上市,当前市值2.5亿美元。
音频行业第一股荔枝在上市前的2017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4.5亿元、8亿元、11.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5亿元、934.2万元、1.3亿元。据其招股书,荔枝的营收主要源于直播收入及用户打赏。
与荔枝相比,喜马拉雅的收入构成更加多元及健康。目前,喜马拉雅的主要变现渠道包括付费订阅、广告、直播、教育服务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
其中,喜马拉雅的付费订阅在2020年贡献收入超过17亿元,占比达到43.3%。而从具体的收入增速来看,2020年喜马拉雅广告收入增速为73.9%,付费订阅增速41.3%。2021年一季度,喜马拉雅移动端付费用户达到1390万人,付费率达13.3%。
此外,广告及直播业务表现不俗,在2020年分别为喜马拉雅贡献了10.7亿元和7.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3.9%和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