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0 21:08:24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澳洋健康(002172.SZ)的转型之路还在继续。
5月6日晚间,澳洋健康发布重大资产出售预案,公司拟出售公司控股子公司阜宁澳洋科技粘胶短纤产业相关资产,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价格为17.4亿元。交易完成后,澳洋健康全面转型医疗健康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对方为赛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商。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起,澳洋健康成功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形成了化学纤维及大健康两大主业的业务格局。但由于化纤市场需求低迷,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公司化纤板块连续亏损,仅是2020年,澳洋健康化纤板块实现营收12.14亿元,营业利润仅为-4.48亿元,毛利率-17.29%。
此次重组预案也正意味着澳洋健康将正式剥离公司的化纤板块,对此,二级市场似乎也产生了积极响应:澳洋健康的股价自2015年末起持续走低,一度从18.6元/股跌至2020年中2.43元/股,但截至5月7日收盘,澳洋健康一字板封停于5.75元/股,总市值达到44.65亿元。
拟剥离亏损化纤业务
虽然化纤行业在逐渐回暖,但澳洋健康仍然决心彻底剥离这项陪伴公司多年的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澳洋健康系中国五百强企业澳洋集团下属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2007年上市,一直以来,化学纤维都是公司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
2018年-2020年,公司化纤板块分别实现营收29.51亿元、11.85亿元、12.14亿元,占比分别达到62.64%、39.73%、39.38%,而其旗下子公司阜宁澳洋也是公司化纤板块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澳洋健康本次却拟出售对公司营收贡献最大的控股子公司阜宁澳洋粘胶短纤产业相关资产。澳洋健康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剥离化学纤维业务,以现有的大健康业务为主营业务,在大健康产业领域内从事医疗服务业务和医药流通业务。
那么,是什么使澳洋健康下定决心,剥离为公司带来最高营收的化纤板块?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一季度,阜宁澳洋分别实现营收6.5亿元、11.93亿元、5430.33万元,虽然营收可观,但由于化学纤维产品即粘胶短纤的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相关业务出现严重亏损,净利润却表现欠佳。同期,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4.21亿元,1361.63万元。
截至2021年一季度,阜宁澳洋货币资金为1.03亿元,存货1.62亿元,但其流动负债合计达到21.2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7亿元,远超子公司货币资金。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伴随行业扩产周期已接近尾声,供给端已在筑底阶段。2020年疫情带动下游纺服出口需求大幅增长,库存降至历史低位,行业进入补库周期。主要产品盈利能力回升,化纤行业市场关注度提高,估值进入修复阶段,化纤行业景气回暖。
澳洋健康也表示,虽然直至2020年四季度开始,粘胶短纤需求回暖,价格出现回升,进入2021年后持续上升,使得公司2021年一季度停止亏损。但如果粘胶纤维的市场需求又出现不利变化,公司粘胶纤维业务可能又会出现亏损,为此,公司决定剥离化纤板块。
大健康业务毛利率连续三年下降
澳洋健康转型由来已久。
早在2014年,澳洋健康便筹划实施收购澳洋健投100%股权事宜,2015年实施完毕,开始向大健康产业转型。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4年,公司净利润一度亏损7192万元,2015看、2016年,公司业绩连续两年提升,实现营收39.09亿元、48.76亿元,净利润1.36亿元、2.59亿元,但随后几年,公司净利润开始迅速下滑,2017年-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3亿元、1036万元、-4.25亿元、-4.59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从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为-9157万元、-4.79亿元、-6亿元。
业绩的不断亏损,主要由于澳洋健康化纤业务表现不佳。此外,由于2018年起通过银行借款筹资兴建“16万吨/年差别化粘胶短纤项目”,澳洋健康银行借款规模迅速扩大,而由于过去几年粘胶短纤业务持续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公司净资产不断减少。
2021年一季度,澳洋健康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3.48%,财务杠杆率较高,并且由公司或子公司担保的于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金融负债金额为12.95亿元,显著高于货币资金中未受限的货币资金余额1.94亿元,公司偿债能力已出现较大缺口。同时,由于公司粘胶短纤业务持续亏损,经营性负债的金额也显著超过经营性资产的金额。
不过,也是由于阜宁澳洋所投资建设的16万吨/年差别化粘胶项目已投入运行,增加了差别化粘胶的生产,调整了公司产品结构,淘汰了落后产能,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75亿元,净利润3607万元,扣非净利润36.92万元。
可见,转型并未迅速扭转澳洋健康的业绩颓势。不过,公司似乎仍对其大健康业务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