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31 10:07:09来源: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蔡俊
今年3月,中信证券公布2020年度报告。相对亮眼的业绩背后,蕴含不少隐忧。
根据2020年报,中信证券去年营业收入543.83亿元,同比增长26.06%,净利润149.02亿元,同比增长21.86%。不过,中信证券信用减值损失高达65.8亿元,同比增加247.89%,而且截至2020年底,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余额还有80.4亿元。
而中信证券准备发力的资管业务,虽然近些年或依靠定向资管计划,让受托管理规模成为券业第一,但对应收入和集合计划的主动管理能力,落后于同梯队的券商。同时,Wind显示截至今年3月25日,中信证券有11个IPO保荐项目在今年终止审查。
这家巨无霸券商,如何走出种种“风口浪尖”,还有待观察。
如走钢索的出清
中信证券,眼下似乎正走在钢索上。
2020年10月,中信证券公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截至2020年9月,中信证券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0.27亿元,包括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融出资金、应收款、其他债权投资。其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高达35.18亿元。
公告一出,市场哗然。2020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的归母净利润为126.6亿元,因此减值准备占同期净利润的39.7%。到公布2020年报时,市场目光自然聚焦在了这块。
根据2020年报“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中信证券信用减值损失高达65.8亿元,同比增加247.89%,占同期净利润的44.15%。变动的主要原因,中信证券总结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融出资金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
所谓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包括股权质押、债券质押等,券商扮演了拆借资金的关键角色。前些年,不少券商借助该业务实现资产负债表的激进扩张,但紧随而来的市场震荡,让风险敞口的弊端充分暴露,相关业务爆雷不断。
昨日的扩表利刃,成了今日的烫手山芋。出清相关资产,就此成了中信证券迫在眉睫的任务。
2020年报显示,中信证券仍有392.3亿元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尽管规模同比缩减33.32%,但该资产的减值准备余额高达80.4亿元,同比上涨了163.6%。中信证券在报告的“重大诉讼”中,也披露了5起涉及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诉讼,并表示部分案件的潜在损失已进行充分计提。
一只手在压缩规模,另一只手在计提损失,同时还要兼顾业绩。中信证券的出清计划,不能有丝毫马虎。
今年2月,中信证券公告配股预案。按照公告,中信证券将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最高募资金额高达280亿元。这里面,资本中介业务如融资融券、股票质押、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做市交易等,或最高投入190亿元。
国泰君安在一份研报中,认为中信证券配股目的是为了满足流动性监管警戒需求,并指出近期其流动性指标较为紧张,如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都已接近预警标准。
对此,《投资者网》就今年的计提损失是否会高于2020年,以及配股的190亿元是否为覆盖计提损失等问题,向中信证券的投资者热线反复拨打电话求证,但无人接听。
券商资管业务纠纷不断
券商的传统业务,分为经纪、资管、自营、投行等板块。其中资管业务,按产品又分为集合计划、定向计划。
Wind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的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高达14238.19亿元,远超第二名华泰证券的7176.05亿元。不过,受托管理资产总收入方面,华泰证券以10.42亿元高于中信证券的8.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没有集合与资管规模的统计,但中信证券5.22亿元的定向资管收入,远高于同梯队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的1.79亿元、1.11亿元。这意味着,中信证券的受托管理规模,或主要依赖定向资管。
不过,2020年报的“重大诉讼”里,中信证券有多起纠纷涉及定向资管计划。其中,借款人天津钢管厂因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中信证券要求其和连带责任人赔偿2.08亿元。案件的名称,中信证券描述为“定向资管计划产生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一位上海券商资管人士对《投资者网》表示,前些年因为政策对定向资管开了口子,券商承接了不少银行通道业务,包括过桥贷款、融资租赁等,来激进扩张管理规模,但通道业务的管理费率不高,所以部分券商的资管总收入会小于管理规模少于自己的券商。
所谓通道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发起定向资管计划,计划的资金与项目都来自银行。因为银行有资产出表的需求,因此为了规避政策风险,选择将项目安排在“体外”实现出表。这个“体外”,券商定向资管计划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