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25 17:08:39来源:投资时报
在中来股份所认购的四支私募基金中,三支基金产品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已触及预警线或止损线。中来股份称其2020年4月27日已提出全部赎回申请,但截至目前仅收回不足2000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 余飞
上市公司认购2亿元的私募基金产品遭遇暴跌,半年前已提出全部赎回的申请,却只收回不足两成。这一系列超出预料的情况,让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来股份,300393.SZ)备受关注。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中来股份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分别向泓盛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泓盛资产)认购3000万元泓盛腾龙1号私募基金和5000万元泓盛腾龙4号私募基金,向深圳前海正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前海正帆)认购6000万元方际正帆1号私募基金和6000万元正帆顺风2号私募基金,投资金额总计2亿元。
然而没想到的是,中来股份所认购私募基金净值遭遇大跌。
1月10日下午,中来股份披露《关于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进展公告》称,由于认购私募基金投资的股票市值出现大幅度下降,四个基金净值较2020年11月30日均急剧下降,基金产品于2020年12月当月亏损1.587亿元,较2020年11月亏损幅度为97.18%。
同时公告显示,截至目前相关基金产品尚未完全平仓,公司已委托律师向基金管理人等提起诉讼仲裁。
1月12日晚间,中来股份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林建伟承诺就本次私募基金事项诉讼和仲裁尚未追回部分的投资本金损失进行差额补足,且该承诺不可撤销。
令人疑惑的是,中来股份所认购的四支私募基金中,泓盛腾龙1号等三支基金产品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已触及预警线或止损线。而且,中来股份2020年4月27日补充披露时就提及已提出全部赎回的申请,但截至目前仅收到1840万元认购款项及对应盈利143.52万元。
对此,深交所向中来股份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赎回全部款项,且未披露相关赎回不利进展的原因。1月15日晚间,中来股份对关注函进行回复,表示公司虽已多次申请赎回但并未全额赎回,但经综合考虑认为风险可控,没有达到重大信息披露条件。
中来股份表示,由于此次投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主观违规、管理失职、违约等情形,虽然力争赎回全部款项,但“未能达成有效效果,也未能找到其他更有效的措施去应对”。
所认购基金加杠杆“踩雷”
2014年登陆创业板的中来股份,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光伏背板龙头企业。
近年来,中来股份的业绩虽有起伏,但均保持盈利状态。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43亿元、26.92亿元和34.7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2.59亿元、1.26亿元和2.43亿元。
不过,2020年本有机会实现业绩增长的中来股份,却不小心“踩了雷”。根据1月10日中来股份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公司净利润为9000万元至1.15亿元,同比下降52.71%—62.99%。
中来股份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购买的委托理财(认购私募基金)在报告期内大额亏损,对净利润影响-1.68亿元。
中来股份公告称,融易新媒体,公司针对亏损原因公司组建了专项小组,同时已经委托律师介入。根据调查所认购私募基金的具体持仓信息显示,在整个投资运作期间,腾龙1号基金重仓了济民制药;腾龙4号基金除重仓济民制药外,还持有博济医药、奇信股份和荣科科技;正帆1号基金除重仓济民制药外,持有博济医药、奇信股份和荣科科技;正帆2号基金先后重仓了济民制药、博济医药,持有荣科科技。
其中,上述基金产品的重仓股济民制药自2020年12月16日连续10个交易日跌幅10%,从2020年12月15日收盘价41.79元/股跌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价13.52元/股,12个交易日内股价跌幅为67.65%,其他股票亦出现亏损,且上述基金产品在投资过程中使用了杠杆工具,从而造成基金净值大幅下降,当月亏损97.18%。
根据深交所关注函要求,中来股份需核实并说明泓盛资产与前海正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并核实并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是否与相关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负责人等存在资金往来或业务合作等关系。
中来股份在回复关注函中表示,经核查,公司认为泓盛资产与前海正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公司四支私募基金自认购以来,同一时期均由相同联系人与公司对接。
同时,中来股份称,在其他投资方信息方面,由于四支私募基金为契约式基金,基金合同系管理人和每个投资者分别单独签订,且未在工商办理备案,故公司未知其他投资方的信息。
中来股份所认购基金2020年12月净值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曾申请全额赎回遭拒
回顾这四支基金重仓股,其中济民制药在2020年6月也遭遇过一次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