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0 03:28:13来源:互联网
11月10日,建业地产拆分旗下代建业务赴港上市。
这家名为中原建业的河南代建商声称,2017年至2019年总销售金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7.8%,在中国所有同行中排名第一。另一个对比维度是,公司2019年新合约建筑面积达830万平方米,在中国所有房地产代建公司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绿城管理已于今年7月港股上市,两家行业头部公司前后脚谋划上市,横向数据对比更能体现差异。
新浪财经注意到,中原建业聆讯资料没有按照惯例公布毛利率,但公布的2019年净利率高达62%,远超龙头绿城管理44个百分点,甚至比贵州茅台还高9个百分点,代建业务这么赚钱吗?
行业天花板肉眼可见
代建业务,指的是代表项目拥有人于整个物业开发过程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无须承担土地取得及项目开发的费用。而盈利主要是向物业开发商收取管理费,管理费可以按照预先协定的费率或房地产销售价的预定百分比。
这种模式下,代建公司不需要承担土地收购成本及物业建造成本,也就不需要投入大量财务资源,视为轻资产运营。被动之处在于,代建业务与地产行业高度关联,特点高度一致。
2019年数据显示,国内28家大型代建公司承接的订约面积合计为2.76亿平方米,其中71%的市场份额为前十大公司代建。中国前五大房地产代建公司的收入合计达50亿元,收入占市场份额的55.3%,彼时代建行业整体市场份额可能在百亿左右。
行业不但集中度较高,而且天花板肉眼可见。根据中指研究院报告,融易新媒体,中国房地产代建潜在市场预期将继续由2020年的约6.8亿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约8.5亿万平方米,4年仅增长25%。
亿翰智库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地产规模总量的下降以及龙头房企集中度的提升均限制了代建业务的增长。代建业务是一个能看得到天花板的行业,未来十年代建规模大约在2万亿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建业依靠建业地产在河南的影响力,目前72%的在管项目在河南省,区域代建急需向全国扩张。
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2013年的19.6%持续下滑至2019年的5.4%,同时河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2013年的23.2%持续下降至2019年的8.0%。包括收紧的融资监管措施令住房需求下降等一些变动因素,均在倒逼中原建业加快发展步伐。
净利率媲美茅台 显著高于行业龙头
尽管市场蛋糕只有这些,但不妨碍房地产开发商将代建业务当作多元化布局的方向之一。轻资产扩张不仅可以规避风险、增加利润增长,若推向资本市场又多了一个融资平台,何乐不为。
目前港股已经有了绿城管理这一代建第一股,两家公开数据的对比略有意思。绿城管理强调其自身为房地产最大的代建公司,2019年新订约总建筑面积约为16百万平方米,占中国代建市场的市场份额达23.7%,规模为第二大市场对手的两倍以上。而规模第二的中原建业则强调近几年合约销售的复合增长。
客观对比两家在管面积可知,2020年6月,中原建业在管面积24百万平方米,约为绿城管理的三分之。2017-2020年6月,中原建业新增合约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3百万平方米、4.6百万平方米、8.3百万平方米及4.7百万平方米,而绿城管理分别新增10.6百万平方米、22.4百万平方米、16百万平方米、5.8百万平方米,绿城管理的新增面积也远高于中原建业。
理论上,绿城管理的营收和净利应远高于中原建业。2019年中原建业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净利润6.4亿元,分别相当于绿城管理的52%、173%。2018年、2019年在收入远低于绿城管理额前提下,中原建设净利润连续2年超过前者。
2017-2020年6月,中原建业实现净利率分别为45.9%、59.7%、 62.3%、62.8%。而绿城管理服务只有25.5%、24.6%、18.7%、17.11%,2020年中报的毛利率相差44个百分点。
对于净利率较高,中原建业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的直接管理业务模式(无需与分包商及合作伙伴分摊费用收入)、专注于房地产商业代建、规模经济及地理优势带来的成本效益以及我们由标准及透明费率支持的定价能力,令我们能够实现较高的净利率。此外,部分房地产代建服务乃透过委派至相关项目的僱员提供。根据与项目拥有人订立的房地产代建协议,项目拥有人将直接支付有关委派僱员的人工成本,因此导致净利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