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1 20:11:10来源:融易新媒体
红周刊 记者 | 谢碧鹭
近年来,万达信息经营情况越来越糟,债务压力巨大,资金链也令人担忧。于是近期其“牵手”中国人寿,不但与其签署了43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还打算向其募资不超过20亿元以缓解资金之渴,但中国人寿能否令其业绩重振雄风仍有待观察。
10月16日,万达信息发布公告称,其与中国人寿签署了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年度交易总额上限为43亿元。与此同时,其还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修订稿,拟募资不超过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募资对象亦是中国人寿。
尽管有了资本支持,但万达信息本身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容忽视。近年来公司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金状况等多项财务指标恶化,营收和业绩也持续下滑,此次中国人寿的助力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负债压力,但能否将企业经营带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则仍有待观察。
经营情况不佳
财务指标恶化
目前万达信息的主营业务为软件开发、运营服务和集成,旗下亦有不少从事医疗信息服务的子公司。而本次同中国人寿的合作范围主要包括基础技术、数字化经营管理、医保业务领域、客户资源开发和健康管理等。
2018年12月,由中国人寿所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购买了万达信息5500万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此后,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又对万达信息进行了多次增资,到2019年11月,其以18.33%的持股比例,成为万达信息的第一大股东。但反观万达信息的经营状况,表现却越来越糟,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下滑了8.73%、3.64%和30.49%;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了28.95%、702.3%和668.57%。
万达信息的业绩持续下滑,和其上市之初的一系列收购不无关系。早年间,其通过不断并购,公司规模快速扩张,但与此同时,其并购的公司中,许多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表现都比较差。年报显示,2018年和2019年,对上市公司净利润影响超过10%的20多家子公司中,接近一半出现亏损,其中便有不少公司是当年收购而来,例如万达志翔医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万达健康数据有限公司、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等。
万达信息此前的疯狂并购使得其经营总成本增长过快,诸多财务指标都出现恶化。对此,下文我们将以其开始进行大幅并购的2014年为起点,进行对比。
据记者统计,从2014年至2019年,其营业收入增长了37.7%,但营业总成本却增加了100.92%。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甚至远远超过了营业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万达信息的应收账款也在“一路狂奔”,从2014年至2019年,其应收账款增幅达89.91%,远超营业收入增速,这说明其应收账款回款状况越来越差。另外,从账龄结构来看,截至2014年末,万达信息账龄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金额占比为4.21%,到了2020年6月末,则增长至17.84%,这意味着万达信息有越来越多的应收账款长期收不回来,成为坏账的风险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疯狂并购也令其运营能力越来越弱。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万达信息的运营周期为248.84天,而到了2019年则增至462.14天。同时,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从2014年的129.68天增加到了2019年的241.84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万达信息的盈利能力也明显下滑。据Wind数据显示,万达信息2019年的销售毛利率相较于2018年下降了21.64个百分点,下滑到了22.86%,2020年上半年虽然增加到了28.3%,融易新媒体,但相较于2018年仍下降了16.2个百分点。
资金链堪忧
那么,万达信息的资金状况又如何呢?我们先来看看其“造血”能力。
《红周刊》记者依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14年至2020年6月末,万达信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6.55亿元,可见,总体来看,该公司的“造血”能力并不强。此外,从2014年至2019年,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也就是说,这些年来,该公司大量投入的资金也并没能为公司“补血”。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获得现金流来维系运营,万达信息不得不大量筹资。Wind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万达信息每年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均高达数十亿元。而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14年算起的话,截至2020年6月末已经合计达42.92亿元。
然而,凭借着筹集资金维系企业正常经营,一方面需要支付大量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政策变化的影响,一旦金融政策收紧,企业筹资能力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