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8 17:09:32来源:融易新媒体
10月8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成为中国汽车出行第一股。
看了其招股书介绍,似乎有模有样。
1、根据招股说明书,嘀嗒出行在2019年国内顺风车市场中占据达66.5%的市场份额,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在出租车网约市场中则排名第二。
2、招股书中,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顺风车市场将成为汽车出行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交易总额将由2019年的14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1139亿元,复合增速41.8%。而网约车市场达到3930亿。
3、营收从2017年0.49亿快速增长至5.81亿,三年复合增速244%。
这莫不是大行业里的小龙头?
如果我不知道滴滴,可能就要这么认为了。
嘀嗒的护城河在哪?
嘀嗒的收入主要分为三块,顺风车、出租车网约、平台广告。
目前,顺风车业务贡献了嘀嗒近9成的收入。也就是说,嘀嗒的业务结构暂时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靠顺风车。
主做顺风车有个好处,就是能轻资产运作。
顺风车及网约车虽然看似相似,融易新媒体,但有根本区别。根据招股书的描述:由于根据适用法律及法规,顺风车仅允许私人载客汽车提供且不作商业用途,因此没有与车队管理相关的运营成本,亦没有经营许可证及执照的要求。此外,由于私家车主通常已预先确定旅程的目的地,彼等收取的乘车费通常是出行成本的分摊,因此顺风车平台一般毋须提供大量补贴。由于该等特征,顺风车平台可以收取较低的服务费,并以对乘客有吸引力的价格促进顺风车服务,同时取得强劲的财务表现。
也正是由于顺风车轻资产的特性,嘀嗒是国内第一家实现盈利的汽车出行平台。2019年经调整净利润高达1.7亿元,2020年上半年保持盈利状态,净利润为1.5亿元。而滴滴据统计截至2019年成立7年的时间,已累计亏损超500亿元。
这是否能证明嘀嗒是一个优秀的公司?
我觉得这最多只能证明嘀嗒一开始的路选对了,而且运气不错。
嘀嗒成立于2014年,当时两大出行平台滴滴与快的开打烧钱大战。新成立的嘀嗒无力参战,推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也就是顺风车业务。
2018年是一个分界点,滴滴顺风车业务受安全事件影响,于当年8月暂停,直到2019年11月才重启。期间,嘀嗒趁机承接滴滴空出的市场,2018年和2019年顺风车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71.4%和347.4%
所以说嘀嗒不仅运气不错,这个上市节奏也掐的好。去年嘀嗒占据66.5%份额的顺风车市场,说自己是最大的顺风车平台,你也无法反驳。但前年它就不是最大的,今年可能也不是,就正好2019年是。
嘀嗒最大的对手滴滴顺风车于2018年8月下线整改,当时日订单是200多万单。按照嘀嗒招股书显示,2019年嘀嗒日单量不到50万单。
顺风车业务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什么壁垒,甚至连经营许可证及执照的要求都不用,这让我也是颇为惊讶。技术上,匹配车主和用户也比较简单,只要把用户订单需求发出去,有人接单就可以,没人接单就没有顺风车。
这种匹配技术,对于滴滴,高德都没什么难度,更不用说美团这种能日操作千万单外卖匹配的平台。
所以能作为嘀嗒护城河的是什么呢?
只剩下平台的流量规模。有更多人在用你的平台,这是别的平台短时间难以达到的。
但是根据易观数据,2020年9月,嘀嗒出行月活只有658万,滴滴出行是7121万。嘀嗒月活规模不足滴滴的十分之一。连滴滴旗下的花小猪打车的月活都有1647.8万。
相对于更小的打车平台,嘀嗒的规模可能可以算是护城河,但是和出行霸主滴滴一比,甚至不能被滴滴称为对手。
出行行业还有空间,嘀嗒是还可以继续发展,但想做大的话迟早面临和滴滴的直接竞争。而这两年美团、花小猪、高德等玩家的加入,单单凭借顺风车以及几百万月活规模,嘀嗒要如何和巨头们竞争?
像过去滴滴和快的一样进行烧钱大战?嘀嗒明显也烧不过别人。
难道再等滴滴再次犯错?
运气不可能一直这么好。
风险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