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5 18:08:48来源:融易新媒体
有产能,有原料储备,终端市场又大涨价,“天时地利与人和”,常山药业没道理不加足马力生产啊。除非,除非,根本没有那么多原材料储备!
一千多年前,面对庐山的连绵不绝,巍峨耸立,大文豪苏轼发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融易新媒体,感慨不识其真面目。
而从来都做不会语文阅读理解的风云君,怎么也没料到一千年后会有幸领略大文豪的困惑。
这困惑来自于风云君的老朋友常山药业(300255.SZ)的财务数据,和核心原材料肝素粗品的储备数据。
一、肝素粗品原材料储备,不够用or严重积压
虽然风云君曾在不同文章介绍过肝素粗品,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还是再简单介绍一下:
肝素最早自肝脏中发现,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主要从猪小肠粘膜提取,这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肝素原料产地;
从猪小肠提取的叫肝素粗品,需要加工成肝素原料药以及最终的肝素制剂,用于治疗抗凝血和抗血栓;
现有条件下,肝素粗品的质保期可达到10年以上。
综上可知,肝素粗品在整个肝素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有趣的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常山药业的肝素粗品储备情况竟完全不同。
1、不够用?过去3年原材料采购均未满足当年生产需要
根据常山药业对交易所2019年报问询函回复,2017至2019年,其连续3年耗用的肝素粗品消耗数量均超过当年采购数量。
尤其是2018年,肝素粗品的耗用量超过当年采购量接近50%,存货采购量严重不足。如下图:
单单就过去3年肝素粗品采购情况来看,常山药业采购的存货不足以满足公司各年生产,存货严重短缺。
但是,从各年年存货储备情况来看,常山药业却是同行中存货储备最充足的。
2、严重积压?近六年来年末储备原材料足够未来两年生产
在国内肝素类业务市场上,健友股份、常山药业、海普瑞三足鼎立,2019年三家公司肝素类业务营收规模均超过20亿元,使得三家公司对比起来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如用原材料储备充足率来衡量3家公司的肝素粗品储备情况,常山药业反而是最充足的。
2014年至今,各年末储备的原材料基本上够未来两年使用,远超海普瑞和健友股份。如下表(亿元):
(注:原材料储备充足率=当年年末存货中的原材料÷次年营业成本中的材料成本)
以2019年为例,从金额来看,常山药业当年实际耗用的肝素粗品是2017年采购的。
2017年末,常山药业存货中核算的原材料为8.01亿元。2018年,其营业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3.51亿元,2019年,其营业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4.03亿元,合计7.54亿元,小于2017年末原材料金额。
单就存货储备情况,用耗用金额来分析,常山药业2018、2019年两年都没有把2017年末储备的原材料消耗完。
这一点在常山药业对交易所的回复中也得到自证:其2017至2019年存货周转次数均未超过0.5次,即存货周转天数均超过2年。
常山药业是怎么解释的呢?以前年度采购的太多了,而且还是在低点采购的。
二、究竟储备了多少肝素粗品?
那,以前年度究竟储备了多少,才经得起近三年入不敷出的任性采购策略呢?
常山药业没有披露。
哪一年、或者哪几年采购的多呢?
根据上面的数据,首先肯定在2017年之前。
其次,根据公开信息,2012、2013年底的时候,常山药业原材料储备充足率分别为81.00%、89.14%,尚不能满足次年生产所需。
但自2014年开始,常山药业原材料储备充足率就一路飙升。
为此,可以基本可以推断出,常山药业是在2014~2016年大规模储存的肝素粗品。
实际上,风云君及投资人是有机会详细了解常山药业这一期间的采购情况的。
2017年6月份,交易所对常山药业的2016年报问询中特意提到其自2013年开始一路飙升的存货,要求解释合理性。
常山药业有没有回复风云君不清楚,但至少在公开的公告中,风云君没有找到对该年报问询函的回复。
当然,这点困难自然难不倒万能的风云君——百乐门代客泊车头牌小弟,岂是浪得虚名乎。
接下来,风云君用数据带大家一探究竟。
1、2014~2016年肝素粗品采购量估算依据、逻辑及检验
先来说估算采购数量的逻辑。
肝素粗品原材料采购是肝素类企业最主要采购支出。以同行健友股份为例,2014至2016年,肝素粗品采购额占其采购金额比例均超过85%。
(来源:健友股份招股书)
成本构成也可以验证这个数据,以常山药业2018、2019年为例,原材料占其肝素原料药成本90%左右。
(来源:常山药业2019年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