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9 18:31:55来源:融易新媒体
6月3日晚间,万业企业收到上交所向其下发的“2019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以下简称“2019年问询函”),主要问题围绕其子公司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世通”)展开。
凯世通是万业企业业务转型的主要依托,2018年下半年,万业企业斥资3.98亿元完成对凯世通100%股权的收购,由此公司的一只脚从地产界跨向了集成电路核心装备行业,转型幅度不可谓不大。
万业企业是对凯世通寄予厚望的,公司曾对上交所的回复中表示,相较于凯世通的资产质量,后者从事的业务对于我国半导体行业尤其是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并且凯世通还负有实现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的国产化替代进口的使命。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9年,凯世通的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净利润由盈转亏,而凯世通的毛利率更是较上年下降11.12 个百分点,跌至16.69%。面对前述窘境,万业企业又将如何化解?
收入曾依赖中来股份
时间回溯至2018年,当年7月,万业企业发布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报告书(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正式拉开转型大幕:公司拟斥资9.7亿元收购凯世通100%股权,进而在房地产销售业务的基础上,新增离子注入机业务。
披露这笔交易的同时,集成电路基金还受让了万业企业原第二大股东三林万业7%的股份,进而持股28.16%的浦东科投被动成为万业企业的控股股东,这也打破了万业企业此前一度无实控人的局面,朱旭东、李勇军、王晴华三人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上述控股股东的变动以及引入集成电路基金,似乎在向外界表明:“转型,公司是认真的”。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根据目前的应用领域,离子注入机主要可以分为太阳能离子注入机、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和AMOLED离子注入机,但真正为凯世通支撑收入的是太阳能离子注入机业务,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和 AMOLED 离子注入机当时没有进入生产线。
即便如此,万业企业在首次对凯世通收购时的作价对应的增值率还是高达1138.77%,其中一部分原因,或是得益于凯世通的稀缺性。
虽然凯世通在2016年才进入在太阳能离子注入机领域,但目前全球只有 3 家公司从事太阳能离子注入机业务,且截至上述草案披露,凯世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全球第一。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凯世通能在太阳能离子注入领域做到行业领先,源于两点:其一是产品性价比高,凯世通创始人陈炯博士曾表示,凯世通的设计初衷,就是要让客户买得起用得上;其二则是背靠中国大陆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2017年、2018年1-3月,凯世通对中来股份和泰州中来的销售额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到 60.72%、94.14%和 97.27%。并且中来股份与凯世通并非仅为合作伙伴关系,上述交易前,中来股份通过其控股的杭州中来持有凯世通4.63%股权。
为了降低对光伏业务单一客户的依赖,凯世通也在拓展新客户,2018年,泰州中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由2017年的94.14%降至2018年的26.19%。
光伏新政
但凯世通业务结构的风险性也在于:收入来源单一,而下游光伏领域又是一个与政策强相关的行业,因此该笔收购计划很快被2018年发布的“光伏新政”所打乱。
上述影响是层层递进的,即光伏新政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规模延缓、降低或取消影响电池片生产商、电池组件生产商的销售,进而影响电池生产商的固定资产投资,从而间接影响了凯世通太阳能离子注入机的短期销售。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在上述政策发布前,评估机构预计凯世通2018年将销售21台太阳能离子注入机,而实际上2018年凯世通仅销售了11台太阳能离子注入机。
在此背景下,万业企业迅速调整了收购方案,收购价格由9.7亿元降至3.98亿元,同时公司取消了与交易对方的业绩对赌和业绩承诺。
从凯世通2018年实现的业绩看,其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净利润1208.81万元,但净利润率仅为11.16%,远低于前期收购的承诺业绩5014.53万元。
尽管受到“光伏新政”的冲击,但万业企业表示,前述政策不会对凯世通已签署的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并且根据公司在2019年1月对上交所的回复函中,对凯世通未来几年盈利进行了预测:后者2019年的收入预计为1.56亿元,其中光伏离子注入机业务的收入将达到1.1亿,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业务的收入为0.42亿元,另外预测凯世通2019年毛利率将达到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