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16:02:55来源:融易新媒体
中国网财经5月1日(记者林灿 实习记者朱政雪)冲刺创业板未果后,瑞联新材转战科创板。信息显示,瑞联新材于2017年7月挂牌新三板时,便尝试登陆创业板,后因实控人债权债务情况、毛利率波动、财务独立性及供应商资质等问题于2019年6月被发审委否决。今年3月,瑞联新材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并于当月末被首次问询。
公开资料显示,瑞联新材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单体液晶、OLED材料和创新药中间体,用于OLED终端材料、混合液晶、原料药的生产,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包括OLED显示、TFT-LCD显示和医药制剂等。
科研投入明显不及同行可比公司
瑞联新材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中,首先提到了技术风险。瑞联新材表示,有机新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性行业,技术升级迭代速度快、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竞争激烈,若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跟不上终端客户的技术需求,可能会面临因行业竞争地位下降导致的业务下滑风险,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数据显示,2017至2019年,强力新材、濮阳惠成、万润股份和八亿时空等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6.39%、6.71%和7.39%。同期,瑞联新材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50%、3.27%和3.93%,大幅落后于可比公司。此外,万润股份自成立以来发明专利286项,而瑞联新材仅为27项,且自2016年至今未获得新的医药中间体相关发明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发人员数量上,瑞联新材远不及万润股份。2017至2019年,万润股份研发人员数分别为390人、388人和47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2.32%、11.94%和13.26%。同期,瑞联新材科研人数分别为123人、131人和147人,占总人数比为10.37%、9.69%和10.73%,与万润股份还存在相当差距。
有业内人士认为,若瑞联新材的科研投入长期低于同行业水平,则可适当质疑其产品技术含量、产品储备量是否如该公司所披露内容一致。另外,瑞联新材也对产品质量进行了风险提示。
对于瑞联新材研发投入和专利储备等话题,中国网财经记者致函瑞联新材,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债务压力较大
在招股书中,瑞联新材还提到了“偿债风险”。瑞联新材表示,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为满足生产需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较高,公司通过经营积累和银行借款方式筹集投资和经营所需资金。
此次转战科创板,瑞联新材拟募资10.52亿元,而2017年申请上市时拟募资4.35亿元,募资金额翻番有余。招股书显示,瑞联新材拟分别向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产项目、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科研检测中心项目和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投入2.87亿元、3.04亿元、1.7亿元和3115万元,并投入2.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内,瑞联新材提到公司融资渠道单一,不能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发展面临资金瓶颈。瑞联新材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借款,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成本较高。
招股书显示,瑞联新材2019年负债总计5.6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8614万元,占比15.20%、短期借款为2.23亿元,占比39.41%,主要以短期借款为主,而2019年年末货币资金仅1.55亿元。可以看出,瑞联新材目前债务压力较大,融易新媒体,且主要为短期还债压力。
瑞联新材表示,如果未来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情况出现不利变化,无法筹得资金维持贷款的正常周转,将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从创业板被否到闯关科创板时隔不到一年,瑞联新材IPO欲求迫切,能否成功上岸,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