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3 22:06:50来源:融易新媒体
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不断丰富,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了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不仅有骗子利用部分公众缺乏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盗取其账户资金;甚至有不法分子利诱公众出售个人信息,最终将其卷入黑灰产业违法犯罪链条。
4月1日晚8:13播出的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计划公开课——安博士公益课堂第九课《守护支付安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中,平安壹钱包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胡怡文和法律合规部总经理万晓芳结合自身专业经验以案说险,帮助消费者提高自身的支付安全意识。
点击进入“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计划”——安博士公益课堂专题
案例一:银行卡还在 钱没了?
小张最近做生意急缺资金周转,却因个人征信问题很难贷到款。不法分子李某伪装成贷款公司的业务员,通过推销电话找到小张。小张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给到李某,委托其办理贷款。李某告知小张,为了能够更好地证明他的资产能力,需要小张购买10000元的理财产品。小张按照李某的指示,向银行卡充值10000元,李某又以帮助小张购买理财为由,成功获取了小张的手机短信的验证码。随后,小张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显示小张已成功购买某基金产品。
接着,李某告知小张,已向小张的银行卡转账一笔2000元资金用于刷单。小张看到手机短信提示,确实有一笔2000元的资金入账。这时,李某提出要小张将垫资的2000元返回给他,收到返还款后,他再继续帮小张刷银行流水。于是,小张向李某指定银行账户转入2000元,又按照李某的要求,以同样的操作,分批分次向李某账户陆续转帐8000元。随后,李某失联,小张理财账户里的10000元已经不翼而飞。
就小张的遭遇,胡怡文分析称,这是骗子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李某利用自己的手机号和小张的身份证、银行卡,私下开通了第三方支付账户,骗取短信验证码,开通快捷支付功能,并设置了支付密码。完成上述流程后,李某自行代小张购买了10000元活期理财,在后续的操作中,李某可以不需要小张提供银行卡密码,只需要输入自己设置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理财的购买和赎回。
(从左至右:主持人、胡怡文、万晓芳)
其中,骗术的关键点之一,就是李某“自掏腰包”给小张的银行账户充值的2000元。
胡怡文称,这2000元资金,李某号称是自己掏的腰包,但实际上是从小张10000元的理财账户中赎回了2000元到小张自己的银行账户中,相当于将小张的钱从他的左口袋挪到右口袋。骗子的目的是,让小张误以为自己打了2000元帮他刷银行流水,然后再骗小张把钱打回去。“就是说进小张银行账户的是他自己的钱,但再打出去的时候就进了骗子的账户。”
案例二:警惕“跑分”陷阱 小心成了黑灰产业“帮凶”
近日,央行会同公安部严厉打击侦办了一批“跑分”非法网络平台的案件,不法分子搭建“跑分”平台,号称可以日赚2000元。据胡怡文介绍,“跑分”平台的实质就是不法分子为黑灰产业搭建的非法网络平台,以佣金返还来吸引用户提供其个人收款二维码,目的是帮助上游黑灰产业提供收款服务,为黑灰产业违法交易打掩护。
“跑分”平台具体操作手法是,用户A在“跑分”平台上注册,并缴纳一定保证金,便可参与“跑分”赚佣金。以网络赌博为例,当赌客充值时,赌博网站向“跑分”平台发起代收款请求,用户A抢单成功后,提供其个人收款二维码,接受赌客付款。同时,平台扣除用户A的保证金,划转给赌博网站。每当用户A收到一笔款项时,对应缴纳的保证金就会减少,由此完成一进一出的“跑分”行为,同时用户A会得到一定比例的佣金。
万晓芳表示,参与“跑分”对个人的危害非常严重。
首先,“跑分”平台借此获取大量用户真实的信息资料,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会造成诸多的不良后果,比如会被推销电话短信骚扰,严重的会被电信网络诈骗,或被冒用身份进行信用贷款等,引发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