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4 07:06:47来源:融易新媒体
截至12日,央行已连续18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不过,资金面较为宽裕,物价水平逐步回落。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拓宽。分析人士认为,定向降准指日可待。
流动性充裕
12日,Shibor继续下行,隔夜Shibor大幅下降45个基点至1.66%,7天、14天Shibor持续低于同期限央行逆回购利率;银行间债券质押式逆回购利率纷纷下行,DR001跌40个基点至1.7%,DR007跌10个基点至1.8%。
1月中旬开始,由于涉及跨春节资金需求,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等操作投放超1.7万亿元流动性;春节后,为应对疫情影响,央行先后开展2.8万亿元逆回购和2000亿元MLF操作。截至2月19日,春节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短期流动性已基本收回。
继去年年底下调5个基点,央行今年2月初一次性下调7天和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幅度之大创逾四年新高。MLF利率同幅度下调,融易新媒体,2月LPR报价也顺势下行。
在量宽价松背景下,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系统显示,2月3日以来,各期限AA级以上债券发行利率降幅大多超过30个基点。
定向降准箭在弦上
公开市场操作持续静默,但新一轮“定向降准”已在酝酿之中。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既急迫又必要。目前,复工复产各环节尚未完全协同,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阻滞环节,实体经济需求偏弱。
分析人士预计,近期有望出台定向降准措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2月底表示,将择机实施2019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释放长期流动性。
结构性政策更有效
近期,多国央行降息,中外利差走阔,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扩大。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或于近期开展MLF操作并下调利率。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短期国内经济已出现弱需求和紧信用特征,伴随全球疫情发展,海外宽松大幕拉开。基于以上因素,国内货币调控或已近在眼前。
不过,当前“降息”也面临制约因素。“在当前的价格环境下,如果频繁降低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会给通胀预期管理带来压力。此外,降息预期越高,LPR转换时加点幅度就越大。LPR转换的实施期为3月1日至8月31日,期初、期末这两段时间是贷款转换的高峰期。在此阶段,应避免频繁降息形成过于强烈的降息预期,使LPR改革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打折扣。”光大证券张旭团队表示。
相比之下,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可避免这一问题,并可实现“精准滴灌”。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行业虽然受影响,但冲击程度不一;不同行业复工复产的紧迫性也不完全相同。从体量上看,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弱,需要及时的金融支持。
从近期调控举措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被频繁使用。除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央行此前使用了再贴现、再贷款等政策。
光大证券张旭团队认为,结构性政策的作用更为精准,可以在不明显增加流动性总量的前提下,实现流动性的精准滴灌和信用的精准供给。与此相比,因为面对的调控对象不同,总量工具不容易达到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