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3 13:17:56来源:融易新媒体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让一切都变得措手不及,也打乱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脚步。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从2020年全年信贷投放情况看,目前因疫情的出现信贷业务营销工作受到影响,贷款调查受到干扰,银行“开门红”现象恐难再现,且由于现场尽调的停滞,信贷风控难度提升。不过,随着疫情好转,希望已在不远处,多数业内人士预计,疫情得到控制后,前期被遏制的信贷需求有望得到明显恢复。
一季度“开门红”承压
岁末年初之际,正是各家银行“开门红”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然而2020年受企业延迟复工影响,银行“开门红”进程缓慢,多位银行业从业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一般情况下‘开门红’都是在一季度产生,这段时间企业大量动工,需求量也比较大。”一位国有大行信贷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但今年主要受疫情影响,开工扩产的资金需求没了,行内也担心‘开门红’指标无法完成。”
“由于疫情导致企业开工延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季度的投放规模,目前行内业务投放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预计3月新增投放可能会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信贷投放规模减少一部分。直接反映在餐饮、批发零售及制造业需求的减少或后移,民生及医疗保障行业的增加,对批发零售及制造业来说春节正处于生产销售旺季,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及销售。”一位城商行信贷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
“疫情对2、3月个人客户特别是线下客户的信贷投放影响较大。”上述城商行信贷部门负责人预计,一季度个人消费类信贷将有所下降。
个人消费类贷款业务承压的担忧在信贷数据上已有所体现。3月11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24万亿元,同比多增1308亿元。其中,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057亿元。
在住户贷款方面,2月当月,住户部门贷款减少413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5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1亿元。北京商报记者查阅去年同期信贷数据发现,在2019年2月住户部门贷款也呈现减少状况,但规模仅有706亿元。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主要负责人王辉(化名)透露,今年一季度经济基本面将短暂受到压制,目前多数企业都没有复工,新增信贷需求较少,一季度信贷投放规模预计会比去年有所下降。
相较于中小银行的“担忧”,在金融机构支持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行动中,充当主力军的国有银行信贷状况相对保持良好。一位国有大行相关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截至目前银行内部信贷投放势头良好,他有信心不会出现一季度信贷投放规模下降的情况。
信贷审批风控难度加大
作为银行风险管控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场尽调在疫情影响之下近乎停滞。
“为保护银行一线营销员工及客户健康安全,银行内已暂停原有的各类厅堂内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的营销活动,通过下发营销指引,指导客户经理进行线上营销。这次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没办法很好把控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因为现场尽调都停止了。”让资深信贷业务员曹磊(化名)感触最深的是,由于是一户一策,融易新媒体,把握的政策标准也不一样,同时不能现场尽调,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比较难以把握,存在一定的困难。
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信贷部门从业人士处了解到,目前银行信贷投向的安排划定得比较明确,主要是企业申请,银行受理,再进行协商解决。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也主要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等方式接受企业的申请,对于经营状况认定为流动性造成困难的企业,适当给予延期。
每接到一份尽调业务,曹磊最先做的就是核查客户的身份,通过对申请表分析概括客户特征,然后在线上查询客户的征信,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对客户做侧面了解,最后综合已获得的信息,对客户做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在线上交流时主要以开放式的问题询问,了解企业借款人的实际财务信息、经营情况。“征信出问题、企业经营状态出现异常的企业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考虑做贷款的。”曹磊说道。
关于审批业务,李昭(化名)所在的国有大行也有一套线上解决方案,他向记者透露,目前行内基本实现全员错峰复工,但由于实地尽职调查受限,主要还是以线上审核为主,对公信贷前中后台缩短业务申请及审批流程,在一定权限内扩大分支行授权;简化授信手续,建立抗疫审查审批工作联系机制,提高信贷审查审批效率。
即便采取了多种解决措施进行线上尽调,但对于银行来说,此次疫情对企业偿债能力造成影响、导致风险把控难度提升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