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2 03:24:11来源:融易新媒体
挥别2010S年代,迎来2020S年代,回首过往十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与此同时,银行服务也借助技术的飞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的十年,全球银行业已经先后步入数字化时代,领先银行纷纷试水数字化创新战略。过去五年,围绕数字化、大数据、金融科技、敏捷银行、开放银行和生态圈,中国的商业银行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创新求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成绩。
下一个十年,物联网方兴未艾,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发展大幕徐徐拉开,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然开启。上半场,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成绩斐然,但也有过迷茫和阵痛,下半场大幕虽开,但如何演绎好还未可知。
带着对过往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许,2020,新年伊始,中国电子银行网在徽商银行总行就银行数字化转型和直销银行发展等问题,与吴学民董事长开展了一番深入交流。看他是如何理解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也看看徽商银行是如何通过直销银行打通互联网银行发展通道,实现模式创新、业务创新,实现能效合一,并做到2019年末,徽常有财用户突破1900万,各项贷款余额近300亿,年度净利润超5亿元的骄人成绩的。
徽商银行董事长吴学民
吴学民,现任徽商银行董事长,2010年底加入徽商银行任行长,2017年升任董事长至今。徽商银行,2005年底成立,2007年资产规模突破千亿,2010年资产规模突破两千亿,2013年港交所上市,2018年资产规模突破万亿。
可以说,在目前宏观经济下行,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这家中部省份的城商行掌舵人创造和见证了徽商银行过去高速发展的十年。
那么一家成功的城商行又是如何念好银行数字化转型这本“经”呢?2019年7月,吴学民在出席某论坛时表示:商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进行全渠道、全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由此窥见,徽商银行把全行数字化转型放在了绝对的战略高度。
纵观整个访谈过程,这家城商行掌舵人的讲话透露出几个核心关键词,一是城商行的数字化转型要敢于、善于积极探索。据吴学民介绍,徽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起步很早,最早是做小企业服务平台,后来在2015年做了直销银行,目前积极筹备中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将在近期开业,这将是城商行第三家理财子公司营业,可以说徽商银行全行的数字化转型一直在路上,是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先行者。
第二个关键词是敬畏风险。创新往往意味着风险,而金融创新的风险更为复杂和多变。吴学民认为,互联网银行面对的最大风险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传统业务风险,而是更加严峻的、具有一票否决性的未知风险,如科技风险、监管风险、集中度风险、声誉风险及互联网运营风险。这些风险比传统风险更重要,扩散速度更快,其打击是致命性的,甚至可以说关乎生死存亡,因此风险管理是第一要务。
第三个关键词是不追逐、不迷恋概念。银行数字化转型要结合本行实际,要贴合业务发展。在访谈中,吴学民表示:“近年来,因为技术创新的驱动,金融科技领域的新概念很多,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概念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研究的。银行所做的事就是如何让客户更加便捷地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本次访谈的详细内容:
中国电子银行网:请问吴董事长,您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银行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在承担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吴学民:回溯以往,当我们谈起金融,无非是指信贷、投资和理财等传统功能,但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日新月异,到5G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由此孕育出的数字经济亟需新金融与之匹配。金融技术在不断重塑新金融的未来,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找寻新的功能和属性。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来势汹汹,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要打造的新金融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金融行为一定是融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一定是无处不在的。
作为金融工作者,我深切地感到身上的责任不可推卸。银行属于服务业,说到底是实实在在为大众服务的机构,只有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把数字金融的科技属性、普惠属性、共享属性和传统的金融属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新金融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才有我们事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