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0 20:13:22来源:融易新媒体
“再不实施破釜沉舟式的业务重组,汇丰控股(HSBC,下称汇丰)真的要失速下坠了。”一位去年底离职的汇丰投行部人士赵诚(化名)向记者感慨说。
过去数年,他看到不少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因业务重组而离职,见证多个曾经业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因业务重组被裁撤,也听说汇丰从多个国家退出。
但他发现,这些所谓的业务重组大多“有名无实”——员工减少,但业务流程依然冗长繁琐;部门缩减,但决策机制依旧复杂;业务范畴收缩,但很多退居二线的老员工依然领着丰厚收入,因为“动不得”……
“这才是汇丰业务重组最需要改变的局面。”他告诉记者。
今年2月18日,汇丰公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期内实现列账税前利润133亿美元,同比下跌超过30%;期内纯利同比大幅倒退52.7%,至59.69亿美元;普通股股东平均权益回报率由2018年7.7%降至去年的3.6%,降幅过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汇丰做出了73亿美元的巨额商誉减值,其中40亿美元与环球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有关,25亿美元与欧洲工商金融业务有关。
“这意味着汇丰高层意识到,再不启动破釜沉舟式的业务重组,这家全球大型银行就会像泰坦尼克般,撞上冰山后因拯救措施乏力而迅速沉没。”一位华尔街投行人士向记者直言。
汇丰在2019年财报表示,未来两年将进行大规模重组,计划今明两年暂停股份回购,并提出新的业绩改善计划,目标是进行新一轮45亿美元支出削减计划,削减总值逾1000亿美元的风险加权资产,以及将有形股本回报率由目前的8.4%提高至10%-12%。
此外,汇丰行政总裁祈耀年(Noel Quinn)透露,计划未来三年裁员3.5万人,相当于目前员工总数的15%。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汇丰这项大手笔业务重组,具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一是继续裁减业绩欠佳的业务,比如将30%投资于欧美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资金退出,投向高回报、增长前景较好的市场;二是裁员3.5万人,同时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以提高业务协同效率,进一步压缩集团45亿美元开支;三是继续减少业务地域覆盖与分支机构数量同时,将零售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环球私人银行业务合并,组成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业务之一。因为这些业务对汇丰控股去年的利润贡献率达到38%;四是未来两年暂停股份回购,以减轻集团财务开支压力;五是减少1000亿美元风险加权资产,将成本基础压降至310亿美元以内,力争ROE在2022年达到10%-12%的水平。
祈耀年强调说:“我们采取果断行动去处理表现较差的业务,去重新分配资源予增长机会、去简化业务,减少成本,为的就是推动业务增长。”
然而,资本市场对此仍抱持谨慎观望态度。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依然维持对汇丰的“减持”评级,花旗则维持汇丰“沽售”评级。
“这背后,是多年重组波折,让金融市场已看清汇丰这艘银行业航母所面临的业务转型最大瓶颈。”赵诚希望这一次是汇丰近年以来的最后一次业务重组。
源起次贷危机
“从次贷危机爆发至今,汇丰就进入了一个没完没了的重组时代,每年高层都嚷着要重组,但每次重组似乎都不够彻底果断。”赵诚向记者坦言。
最初,汇丰多数员工对业务重组相当“理解”——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出台极其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对全球大型银行提出额外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当时汇丰被要求将资本充足率额外提高2.5个百分点,并进行相当严格的压力测试,迫使汇丰只能业务重组与压低杠杆率,想方设法提升资本充足率。
严格金融监管新政也令全球大型银行合规成本骤增。2011年起,汇丰合规部门员工翻了数倍,仅2014年合规操作成本就达24亿美元,导致ROE下调逾2个百分点,管理层不得不削减大量不盈利业务以提振ROE表现。
在赵诚看来,时任汇丰行政总裁欧智华(Stuart Gulliver)所采取的一系列业务重组措施,一度令汇丰业绩逆势回升。
记者多方了解到,自2011年接手汇丰以来,欧智华削减了逾50项业务,包括大幅压缩伊斯兰金融业务经营范畴、裁撤逾万名员工、削减不盈利或缺乏规模效应的高成本高风险高复杂性业务等,令汇丰业绩得到改善。
据汇丰2010年年度财报显示,当年汇丰包括北美在内的所有地区均实现盈利,这是2006年以来的首次。而一年前,汇丰北美仍巨亏约77.4亿美元,2010年则转而实现4.5亿美元税前利润。
“到了2013年一季度税前利润同比增长翻倍,达到约84亿美元,我们部门一度认为汇丰过去3年业务重组已取得良好效果,所有业务将重新进入快速增长期。”赵诚回忆说。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业务重组所挤出的部分利润,被英国日益抬高的银行税“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