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4 09:55:29来源:融易新媒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业率先告急,社会消费迎来大考。政策纾困、行业自救、企业经营调整……疫情之中,消费市场正在完成一场由外而内的利益重构,也在等待一场艰难的信心修复。目前在进一步防控传染的同时,疫情阻击战也开始进入有序恢复生产的阶段。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复工,消费的恢复性增长或许已在路上。
告急:线下消费的萎缩
原本热热闹闹的春节黄金周,被新冠病毒撞了个措手不及。1月23日,湖北武汉宣布封城。同一天,融易新媒体,庚子鼠年7部春节档新片齐齐下线。
2020年春节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报收181万元,去年同期数据是14.58亿元,仅有去年千分之一强。截至2月2日,2020年春节档总计报收2357万元票房,而据此前市场预计这一数据有望达到70亿元。
春节档只是序曲。1月23日这天,海底捞停掉了湖北省内的门店,随后范围扩及全国。文旅部下发通知,次日起暂停所有国内团队游业务和机酒服务,1月27日起暂停出境游业务。随后飞猪、携程、去哪儿一众OTA宣布免费取消预订旅行产品。
相较于非典疫情爆发的17年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消费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9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月3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看,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在加大,尤其是对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影视娱乐等服务消费影响比较大。
根据恒大经济研究院的测算,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简单估算,仅电影、餐饮零售和旅游市场三个行业,7天内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占2019年一季度GDP的4.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
人员流动的限制,最直接的后果是服务需求的减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指出,疫情暴发后,依赖于线下的消费行业几乎完全萎缩,这对2月和一季度的打击是最直接的,而且还在持续。
天风证券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前两月同比增速可能下降10%。当前疫情拐点未现,居民外出大幅减少,虽然网购会有一定的弥补,但由于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而增幅有限。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也提到,疫情期间,目前来说物流保障能力还无法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仓库仍不能正常发货,电商成交额会受到抑制。
纾困:自救和政策扶持并举
压缩成本、盘活现有人员和物资资源,疫情之下,服务业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以期自救。
最常见的莫过于关门闭店的“休克疗法”。中国烹饪协会2月12日发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餐饮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了关闭门店,其中73%的企业关闭了旗下所有门店,以应对疫情。
与此同时,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的“共享员工”计划也应运而生。例如,2月6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推出“蓝海”就业共享平台,餐饮商户可以通过该平台推荐员工报名成为“蜂鸟”骑手。“蓝海”项目第一批计划招聘1万名“蓝骑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临时转岗”。
也有企业选择转战线上,或开拓新的业务,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北京的丰泽园、眉州东坡、鑫巴蜀、全聚德、花家怡园、南来顺等饭店在店门口摆起了“菜摊”。云海肴在全国建立100个社群站,调动自有冷链运输,向社区居民出售新鲜食材。金鼎轩则卖起了外送盒饭。
不过,共克时艰不能仅靠企业自救,尽管随着大城市逐渐开始复工复产,消费需求和供给有望部分回暖,但企业损失依旧无法对冲,对整体社会消费而言,也是如此。王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疫情期间线上产业发展迅猛,但从整体消费看,线上比重还比较低,因而对社会消费的增加值影响不大。
鉴于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相关消费的恢复时间则相对更长,王军建议,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生产生活类行业,如零售消费、交通运输、旅游酒店、娱乐餐饮等行业,政府宜采取对企业发放定向补贴、给予税收优惠,对消费者发放相关行业消费券、鼓励后续消费等方式,扶持这些行业尽快渡过难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