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01:31:49来源:新媒体
现在的商业模式是基金公司发行基金、管理基金,基金公司向理财顾问支付销售佣金,再把产品销售给投资人。实际上,理财顾问为基金公司、基金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一定满足投资人的需求,可能造成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不如预期。
目前,海外许多国家已向“以投资者为中心”逐渐转型,由投资者向投资顾问付费提供服务,而不是基金公司提供佣金。类比生病看病,我们更希望医生基于对病情诊断开药,药方最切合自身需求,而不是希望医生通过开药,从制药厂盈利。
基金投顾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不同背景基金销售机构各具有自身基因,不存在哪类机构的投顾业务会开展更好或领先于其他类型。做好投顾业务的关键在于开展的模式。比如,对于拿到投顾业务试点牌照的基金公司,我一般建议单独成立事业部或基金子公司,重新规划激励机制、人员培训考核、发展规划等等,更利于业务顺利发展。
财联社:见证了中国市场投资理财需求的变化,晨星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布局做了哪些调整?
陈鹏:为投资者赋能,帮助他们提升投资体验,既是晨星的宗旨,也与中国基金市场当前发展方向一致。
目前,晨星通过四类业务赋能投资者。一是底层数据,包括股票、债券、基金、非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等各金融方面的行情产品数据;二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工具,比如基金评级工具;三是投资研究服务,通过建立了研究员、分析员的团队,我们将数据内容总结,输出为比较浅显易懂的语言,从而与投资者沟通;四是资产管理、组合管理的投顾服务,在数据、工具、分析师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转型,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投顾服务。
中国基金投顾业态发展接近于“1”
财联社:中国基金投顾业务正探索发展,结合境外投顾市场的发展历程,您认为,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陈鹏:美国市场投顾业务伴随着1940年《投资顾问法》发布起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得到重视与发展,直至上世纪80年代买方投顾业务逐渐兴起。目前,买方投顾成为推动美国基金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美国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则依靠市场推动。欧洲和澳大利亚市场也经历类似的转型,由于个人投资者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持有基金体验太差,促使当地监管主动推进基金投顾业务转型。
中国的基金投顾业务自2019年10月试点,至今发展近5年,不少机构取得长足进步。整体来看,业务整体发展正处于“0-1”的阶段,某些机构已经无限接近或即将突破“1”的节点。与其他海外市场相比,中国基金投顾业发展速度更快,出现与互联网、AI等相结合的创新。
随着业务已基本具备转常规条件,中国基金投顾业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实际上,发展基金投顾业务,不仅解决投资者的基金持有体验问题,投资者的资金还能遭集中得到专业管理,有利于资本市场发挥定价功能,助力市场长期发展。
财联社:您认为,中国基金投顾业务要从“0到1”跨越到“1到10”,关键在哪?
陈鹏:一是基金投顾除了关注投资的收益率,还能提供更加综合的财富规划业务;二是能否坚持开展业务。任何的新兴业务的落地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挑战,赚“慢钱”的基金投顾业务更是如此,即便在海外市场,依然需要依靠从事基金投顾的机构长期不懈地坚持,才能看到业务的发展壮大。
财联社:在中国基金投顾业务探索发展的道路上,晨星会如何参与其中?
陈鹏:目前,晨星尚未取得国内基金投顾牌照,正在对业务的开展进行积极评估。
现阶段,在国内基金投顾生态圈中,我们更多基于过往对基金投顾体系的了解和在其他市场的基金投顾业务开展经验,通过晨星的数据、软件、投研等业务,为持有国内基金投顾业务牌照的机构赋能。
过去参与海外市场基金投顾生态圈过程中,晨星采取过不同方式,既有服务于投资机构,也有为投顾机构赋能。这些过程积累的经验,能够帮助我们在中国合作伙伴在发力基金投顾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发展基金投顾行业的决心更加坚定,能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一同前进,我们已开发的针对买方投顾市场产品,也将助力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