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1:50:02来源:财联社
数据显示,本周预计有14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广发基金、鹏华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在本周预计发行的14只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5只,4只股票型基金中,除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外,均为被动指数型基金,另有2只REITs和2只FOF基金。整体而言,相较此前动辄二、三十余只的当周新发基金,本周基金新发热情较此前出现显著下降。
显而易见的是,此前新发基金也曾迎来局部回暖,但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在各类基金产品中,固收类产品成为年内最大赢家。而面对年内市场震荡下新基发行明显遇冷,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当前,不少公募基金公司正在思考破局之道并积极应对。
仅14只新基首发,两只REITs或成看点
从首发时间上看,本周一即9月19日为高峰期合计首发7只、周二4只、周三2只、周四1只。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本周预计发行的14只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5只,4只股票型基金中,除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外,均为被动指数型基金,另有2只REITs和2只FOF基金。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预计新发的基金中,并无混合型基金的身影,这一现象较为罕见。
进一步来看,在本周预计新发的14只基金中,国泰君安旗下的两只REITs产品或成唯二吸金利器。
整体而言,相较此前动辄二十余只的当周新发基金,本周基金新发热情较此前出现显著下降。显而易见的是,此前新发基金也曾迎来局部回暖,但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从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偏好出发,在新发基金方面,年内债券型基金发行占据上风。截至9月15日,今年债券型基金发行了287只,发行规模达到6331.44亿元,约占总发行规模的62%,平均发行份额遥遥领先其他类型产品,甚至有不少基金提前结募,“债强股弱”趋势明显。
对此,上海证券机构业务总部联席总经理、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评价业务负责人刘亦千表示,“股债跷跷板,不仅是市场的此起彼伏,更是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倾向性选择,债券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一般都是募集规模提前达到预期,这从侧面反映了债基市场的火爆。”
这也再度证明,“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有时虽并不完全是客观现象,但此前不少基金公司在市场高点新发偏股基金,不少基金至今仍有不小的亏损。以致在年内市场调整背景下,基金公司再度热推权益类基金时,投资者兴趣寥寥。
固收类产品成年内最大赢家
今年以来,我国公募基金的规模持续保持稳定,继在2月末首次突破26万亿关口后,七月再创历史新高,规模突破27万亿关口。
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0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公募基金数量10123只,资产净值合计达到27.06万亿元,环比上月增长约1%。其中,封闭式基金净值合计超3万亿元,开放式基金净值合计超23.8万亿元,双双环比上升。
公募市场上混合型基金净值合计占比约为19.2%,股票型基金占比约为8.9%,二者相对六月份时有所微降,但相对四月份股市最低点时候占比微微上升;债券型基金净值合计占比约为17.8%,相对年初占比明显上升。
此外,据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7月底,货币基金规模也已经达到11.09万亿元,相较此前一个月增加了0.49万亿元。拉长时间来看,截至2022年二季度,货基份额增至10.59万亿份,融易新媒体,占全部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上行了0.3个百分点至50.9%。
针对上述数据,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今年以来大部分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不如人意,投资者避险情绪较为浓厚,希望通过配置债券型产品规避股市风险。另一方面,虽然收益“节节败退”,但是货币基金的规模却是“节节攀升”。事实上,作为避险资产,年内货币基金由此获得不少资金青睐。
业内积极应对
面对年内市场震荡下新基发行明显遇冷,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当前,不少公募基金公司也在思考着破局之道。
例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文件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这一背景下,市场上关于基金降费的讨论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