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9 14:15:44来源: 中国网财经
4月28日,360数科反诈实验室公布了2021年假冒金融App电信诈骗趋势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假冒知名金融App电信诈骗呈现“抬头”趋势,一季度诈骗指数环比增长19%,其中21-40岁的中青年是受骗的高发人群,81.4%受害人被骗金额在5000元以上,76.8%通过电话接触诈骗犯罪团伙。同时调研也指出,连续诈骗次数下降,受害人多次被骗比例下降至0.2%。此外诈骗还衍生出提升提现金额权限、承诺所交费用全额退回的新话术,令人防不胜防。
电信诈骗千变万化,防骗准则牢记于心。360数科反诈实验室为公众总结了四大反诈“锦囊”:验证码勿轻易泄露、二维码勿随意扫描、私下转账千万避免、交费转账要多警惕。此外也公布了反诈成绩单,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360数科成功识别并劝阻了14391名潜在受骗客户,帮助用户挽回直接损失1.8亿元。
诈骗团伙骗术升级 超8成受害人被骗5000元以上
假冒金融App骗局是2019年高发的电信诈骗手段,2020年疫情期间呈上升态势。诈骗团伙通过假冒知名金融类App,以电话、短信、网页广告形式广撒网,通过放款前收取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等名目诈骗用户钱财,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还损害正规金融借贷平台的口碑。在国家净网行动、公安机关和各级执法机关的重拳打击下,假冒金融App电信诈骗得到了有效打击,群众防骗识骗意识有效提升。
2021年一季度包含农历春节,由于年底“钱荒”等诱因,影响金融安全类诈骗逐渐增多。诈骗团伙利用受害人缺钱用钱的心理,炮制高仿App,并假冒真实平台客服身份,通过从网络黑灰产非法获取的用户个人信息“精准”找到潜在用户,并编织各类名目骗取费用。360数科反诈实验室指出,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修改费是诈骗团伙使用最多的四类诈骗名目,其中工本费占比最高达31.5%。从诈骗渠道来看,电话、社交软件是诈骗团伙最常使用的途径,并且在作案过程中会混合使用多种通信工具,其中电话渠道占比76.8%。
在行骗话术上,诈骗团伙也“与时俱进”,出现诱导用户交钱提升提现权限,声称所交费用会全额退回的新话术。这一诈骗手法由于信息高度贴合且切中大众痛点,使不少受害者上当受骗。数据显示,81.4%受害人被骗金额在5000元以上,单次最高受骗金额达7万元。
被骗目标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80、90后更易被诈骗
数据显示,在此类骗局中,男性受害人占比达64%,远高于女性受害人。从受害人的年龄分布看,被骗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80、9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受骗比例更高,21-40岁的中年青受害人群占比达72.9%,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数。这一年龄段的受害人往往刚刚踏入社会或是家中经济顶梁柱,因生活支出或生意周转资金需求较大,更应提高警惕,谨防落入骗子精心编织的圈套。
在地域分布上,假冒金融App诈骗也呈现出“南北差异”,“南高北低”成为该诈骗类型的普遍趋势。这也与南方地区多为经济大省,大量流动人口对金融服务有着广泛的需求有关。同时,南方地区发达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也使其吸引电信诈骗分子的关注,因此也更容易遭受假冒金融App电信诈骗的侵害。
防诈需全民参与共治 专家指出信息防控是源头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电信诈骗花样不断翻新,这无疑给打击治理工作带来了层层难度。但遏制高发电信诈骗态势,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是我们国家自上而下全民参与的一项攻坚任务,需要公安机关、司法检察及相关政府单位、企业、人民群众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日前举办的互联网及金融反诈联盟季度会议上,360数科安全专家吴业超指出电信网络诈骗的源头是信息泄漏和不法贩卖,从信息流转到被诈骗犯罪团伙利用,由灰产到黑产已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电信网络诈骗作案链路。打击诈骗犯罪应首先从源头打击,即数据防控,从运营商、渠道商、行业厂商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每一个节点的信息安全都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