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7 07:03:28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独家获悉,为优化《理财在线培训服务规范》条款,4月11日相关部门举行了研讨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标准规划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领导均出席。
央视的曝光,将国内财商教育行业乱象骤然推向风口浪尖。
据央视报道,张女士在花费1元加入十倍学堂的“理财小白营”后,又花费7999元购买所谓进阶课程,但很快发现进阶课程效果不好,当她提出退款,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被拉黑。
央视记者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十倍学堂”几乎已人去楼空。
“来得快,去得更快,正成为国内中小财商教育机构的真实写照。”一位中等规模财商教育平台业务主管王强(化名)向记者透露。过去一年,他既见证了财商教育风口来临——疫情带动民众居家理财需求骤然升温,催热整个财商教育市场;也亲眼目睹了整个行业野蛮成长所衍生的各种乱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很多中小财商教育机构内控与管理水准根本跟不上业务扩张步伐,由此出现课程抄袭、夸大财商教育预期收益承诺等乱象。
“你可能想不到,过去一年,整个财商教育市场突然冒出数千个新玩家,岂能不乱。”他感慨说。甚至个别中小机构打着财商教育的名义,玩起荐股荐基的擦边球,其背后不排除与股市庄家联手“割散户韭菜”。
多位财商教育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乱象迭起背后,是当前行业缺乏明确监管。此次央视曝光的十倍学堂的工商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咨询、经济贸易咨询、教育咨询等,却堂而皇之地向消费者夸大财商教育回报预期,以“骗取”高额课程费——上14天的进阶课程,就能赚取逾15%的年化回报。当消费者发现“上当”要求退款后,却四处搪塞不给予任何回应。
“其实,财商教育侧重教育属性,不应涉及任何理财产品推荐与投资收益预期承诺。”王强直言。
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专家认为财商教育涉及金融知识与理财技巧“普及”,也应全面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确保财商教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合规性,避免消费者受到“误导”。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视曝光财商教育行业乱象之际,围绕行业规范性发展的从严监管正悄然临近。
近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等机构制定的《理财在线培训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下称《规范》)正向社会征求意见,预计4月下旬将完成意见收集,再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预计最快将在5月正式实施。
“相关部门希望《规范》能成为财商教育行业准入的新门槛,在源头上对财商教育机构合规性经营进行强约束,遏制行业乱象越演越烈。”一位财商教育行业头部平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乱象“溯源”
“过去一年,这个行业发展实在太快了。”王强坦言。
去年疫情爆发后,他发现财商教育行业新玩家骤然增多,几乎每周都能听说数十家新机构突然冒出。而且这些新玩家的发起设立过程极其简单,在当地市中心地段租一间设施豪华的办公室以彰显“高大上”形象,再招募百余位擅长营销与在线社区运营的人员,向工商部门申请业务范畴涵盖教育咨询的企业,就可以打着财商教育旗号四处售课。
“他们所谓的财商课程,几乎都是抄袭行业头部平台的基础教材与现有教学模式,根本没有自主的课程研发能力。”王强告诉记者。这背后,是这些新玩家都在聚焦如何“赚快钱”。
记者获得的行业数据显示,随着民众居家理财需求骤然升温,当前国内财商教育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元,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年均业绩增幅达到50%,因此不少新玩家对月营业收入均设定极高的KPI指标。比如一家营销人员逾百人的财商教育新平台要求月收入达到300万元,若按其进阶课程8000元估算,它每月需要找到约375位消费者“买单”。
“当财商教育风口来临,要完成这个营收指标并不难。”王强向记者透露。一方面民众居家理财需求旺盛,令他们不愁找不到潜在客户,另一方面他们很擅于使用极具诱惑力的营销话术吸引众多消费者眼球,比如部分平台喊出“交费前承诺永久学理财、一对一私教、带你赚回学费、教你实现财务自由”,“只要一杯奶茶钱,学会钱生钱”。
“我们是不敢这么做的。”上述财商教育行业头部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这些营销话术夸大了财商教育的收益回报预期,一旦实际效果达不到消费者期望值,势必触发大量退款投诉。但他发现,很多新玩家对此毫无顾忌,反而穷尽各种手段“招募”消费者加入在线社团参加体验课,进而购买高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