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6 15:09:02来源: 金融投资报
4月15日,“7亿元养老投资项目爆雷”的消息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据央视财经报道,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旗下一款名为“康嘉逸居”的养老产品资金链断裂。有投资者表示,现在大约有2600位老人交了7亿元。这7亿元很可能是这些老人一生的积蓄,一旦无法归还,对于本想快乐养老的老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35年和2050年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分别达到22.3%和27.9%。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养老市场都将是一片蓝海。然而,目前一些养老项目却变成金融产品,并让老年人入“坑”,这一现象无疑值得深思,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 本报记者 陈美 梅婧
养老项目变金融产品
成都穆女士就不幸“踩雷”7亿元养老项目。她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产品原本是为了康养,用来换住酒店,还有8%的返利。大部分老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选择购买的。但截至目前,穆女士仅在去年10月收到过一次返利,之后就再也没有了。穆女士共交了四十多万元,目前项目资金链断裂,本钱暂时收不回,利息就更不要想了。
对于穆女生的遭遇,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穆女士一生的积蓄,“这么大一笔钱无法收回,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更何况是老人。”
然而,面对老人的焦虑与不安,康嘉逸居项目负责人却回应称,“现在有1100多套公寓没有销售出去,资金较为紧张,等房屋销售恢复了,房子卖了再退款。”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除了成都的康嘉逸居项目,其他养老项目的金融化也较为明显。
家住成都万年场、84岁的刘婆婆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最近几年,她发现养老项目已开始和投资挂钩。“我们一帮老姐妹经常约在一起听川剧、打麻将,有不少年轻人来推销产品,说既可以养老还可以投资。”
刘婆婆说,推销员将老人们带到养老公寓参观。“我记得是2016年,把我们带到温江一个叫‘康馨苑’的老年公寓参观,参观后大家都觉得不错,后来就让我们投资,说除了每年拿利息外,想住进去还可以打折。”
刘婆婆当场就交了 2 万元。“交2万元,每年能拿1400元的利息,还给我发了一本居住证。只要想住,随时都可以去。那里的单间价格是每月3280元,我去住就可以打折。”
值得庆幸的是,3年后,刘婆婆连本带息收回投资。“当时我还想继续投资,结果康馨苑不集资了。后来我又看上了另一个项目,准备交20万元,但钱被小女儿借去买房了......”刘婆婆的语气显得十分遗憾。然而,刘婆婆不知道的是,当时她看上的,正是康嘉逸居项目。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上海大爱城养老项目、广西映雪堂养老项目、江西中华情养老公寓也不断爆雷。由此来看,金融化的养老项目已有“野蛮生长”之势。
高额分红是最大原罪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项目变金融资产,就目前来看,并不是普遍现象。
在刘璐看来,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将公寓销售给老年人。然而,随着金融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资产化项目也陆续出现,而养老项目无论从租金还是从收费情况来看,它都有现金流,所以养老项目有成为金融产品的潜力。但问题是,养老项目金融化爆雷,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在调查中,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高额分红是机构爆雷、老人受害的最大原罪。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记者将“养老院”和“非法集资”同时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了447篇法院裁判文书。
相关法律文书显示,养老机构大多以高额分红作为诱饵,诱惑老人签订所谓的服务合同,但资金并没有用于相关服务,这成为养老机构爆雷的最大原因。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爆雷项目大多承诺6%至9%的固定回报,在一些地区,部分养老机构还联合营销机构进行抽水营销,有的抽水比例最高达到20%以上。
一位入“坑”的谭姓老人对记者表示,经常会遇到所谓的业务员给他们发传单、介绍养老院。“本着去看一看、逛一逛的心理,被业务员带到养老院看环境,要想入住就必须投资,成为会员。”谭姓老人说,会员分为“至尊”、“贵宾”等不同等级,享受的床位折扣、收益也不同,利息返点以“赠送消费卡”形式体现,但最关键的是,业务员对投资风险却绝口不提。相关法律文书显示,多起养老机构爆雷背后涉及金额数量之大、受骗老人之多,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