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4 03:00:20来源: 时代周报
“消费金融第一股”的争夺开始进入白热化。
近日,招商银行公布《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显示,该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招联IPO及收购招商永隆所持招联股权的议案》,同意启动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市研究工作,具体上市方案成熟后再行提交董事会审议。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时代财经分析表示,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公开上市,可以直接补充资本,增强资本实力,降低资金成本。一方面,这将有助于提升稳健发展的能力,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获招行增持,招联金融确认IPO
对于此次IPO,时代财经联系招联金融,相关人士予以确认并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就上市计划进行筹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上市相关工作。具体情况可参见后续相关公告文件。”
公开资料显示,招联金融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由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发起组建,原始注册资本为20亿元,经过增资后目前注册资本为38.6896亿元。招联金融是我国第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目前,招联金融股东共有3个,分别为中国联通持股50.00%、招商银行持股24.15%及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招商永隆银行持股25.85%。3月19日晚,招商银行还同时宣布,将收购招商永隆银行所持的招联金融25.85%股权。这意味着,未来招商银行将直接持有招联金融50%股权。
时代财经查阅中国联通披露的相关财报数据,2020年招联金融营业收入为128.16亿元,同比增长19.33%;净利润为16.68亿元,同比增长13.78%;总资产为1083.11亿元,净资产为110.28亿元。
董希淼表示,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公开上市,将可以直接补充资本,增强资本实力,降低资金成本,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稳健发展的能力,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消费金融前三强均冲击“第一股”
作为国内消费金融的前三甲,捷信、马上消费、招联金融无不致力于冲击“消费金融第一股”。
前年,“消费金融第一股”有望花落捷信。当年7月份,捷信集团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书。根据招股书内容显示,中国是捷信的主要市场。截至2019年3月末,捷信集团客户贷款总额达到209.05亿欧元,中国占比超过6成。
从产品类别来看,捷信集团主要提供销售点贷款(消费分期)、现金贷款和循环贷款,其中,现金贷是业务重心,占有率也在逐年提升。截至2019年3月底,销售点贷款、现金贷款、循环贷款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4.1%、70.5%、3.0%。
但在前年年底,捷信宣布不再推进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全球上市进程,其认为在此阶段上市并不符合捷信集团的最佳利益。在招联金融确认启动上市研究后,捷信相关品牌人员向时代财经表示,目前捷信并没有最新的IPO进展。
而马上消费则在2020年9月份传出了上市的消息。去年9月,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重庆银保监局关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批复》的公告。
根据马上消费的官网介绍,公司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于2016、2017、2018年分别完成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股东包括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600729.SH)、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1963.HK)、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415.SH)等。
虽然成立时间并不长,但马上消费的发展速度惊人。根据公司官网的资料介绍,目前,公司注册用户突破1亿,累计发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累计纳税近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
今年1月8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马上消金辅导备案信息公示,马上消金已与中信建投、中金签订了辅导协议,其上市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巨头进场,降低资金成本更迫切
尽管消费金融领域曾经相对“小众”,但其展现出来的巨大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巨头的布局,这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2020年,平安消金、小米消金、阳光消金、蚂蚁消金等6家消金公司牌照陆续获批。2020年9月30日,银保监会一天之内同意唯品会、江苏银行两家公司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居民消费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董希淼向时代财经分析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居民消费对于GDP的贡献长期在50%以上,美国接近70%。特别是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和疫情冲击等背景下,中国居民消费将成为主导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并由此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助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双循环”发展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