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7 01:05:57来源: 中国证券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保持现有优惠金融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坚持开发式帮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助力完成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三项重点任务。
针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刘峰表示,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切实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融易新媒体,继续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项工作,努力跑在系统性风险前面。
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可持续性
中国证券报:中国银行业协会坚持引领行业针对经济复苏打出组合拳,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举措。
刘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监管部门引领下,中国银行业协会与行业共克时艰,勇担使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贡献了金融正能量。
一是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倡议银行业助力疫情防控。疫情发生后,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一时间向全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以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全面助力疫情防控”的倡议,得到了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据协会统计,2020年银行业信贷支持抗疫超53367亿元。
二是创新形式,缓解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银保监会领导下,银行业以信贷为抓手,加强监管考核,引导信贷资源精准投放,确保银行对小微企业有效信贷供给持续增长,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为进一步加强信贷精准投放,银行业协会倡议发起“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得到了行业积极响应。
三是围绕痛点,牵头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共同发起了“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上百家银行机构积极参与,满足了小微、小小微企业的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大幅提高了首贷、信用贷款比例,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户2272万户,贷款累计发放9892亿元。
四是积极让利,为稳住经济基本盘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通过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减少收费等方式向实体经济让利的1.5万亿元绝大部分来自银行业。
中国证券报:在完成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方面,银行业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峰:一要加强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加强涉农信贷数据治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数据”的手段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和社会信用体系的盲区空白,推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提质扩容,在做好风险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二要持续创新优化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紧扣扶贫产业发展所需,因地制宜增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拓展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业务;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创新开展“三权”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家庭农场助业贷款等信贷产品。
三要强化金融造血功能,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对“三州三区”等地区强化扶持政策, 在经济资本配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费用安排等方面给予差异化倾斜,将综合金融服务精准嵌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打通资金断点和难点,夯实地区产业基础和金融服务。
四要严守风险底线,坚持信贷投放和风险防控两手抓,建立与服务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合理回报机制和风险资本管理模式,增强涉农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持续推进银行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证券报:今年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银行业有哪些重点工作亟待完成?
刘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近年来,经过集中攻坚,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我国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贷款超过之前12年总和;2020年全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02万亿元,其中不良贷款比上年多处置6166亿元;2017年以来,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20万亿元;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全部归零。
未来,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跑在系统性风险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