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5 03:18:33来源: 券商中国
原标题:大手笔!斥资10亿 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增持1.54亿股 两年前溢价入局如今仍浮亏
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1个月间增持1.54亿股。
3月2日,华夏银行公告称,当日收到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发来的告知函。2021年1月28日至3月2日期间,京投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该行普通股股份约1.54亿股,达到该行普通股股本总额的1%。
此次增持后,具有国资背景的京投公司持有华夏银行的普通股总数达到约14.61亿股,持股比例也从8.5%增至9.5%,仍属于该行第四大股东。
2018年末,京投公司参与华夏银行292亿元定增计划,跻身该行第四大股东,彼时京投公司以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入局华夏银行股东之列,耗资逾149亿元。时至今日,这部分股权仍未解除限售。
斥资约10亿,京投公司1个月完成增持
3月2日,华夏银行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增持股份达到1%的提示性公告》,至此,第四大股东京投公司持有华夏银行的股权比例已从8.5%增至9.5%。
公告显示,京投公司的增持行为发生于1月28日至3月2日期间,也就是说,短短一个多月,京投公司就买入该行约1.54亿股。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上述期间,华夏银行A股股价最低时为6.04元,最高时为6.57元,据此区间估算京投此次增持耗资约在9.29亿元至10.11亿元之间。
公告称,此次增持所涉及的华夏银行股份均享有表决权,不存在表决权委托或受限等任何权利限制或被限制转让的情况。同时,华夏银行强调,此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华夏银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两年前溢价入局,耗资149亿跻身第四大股东
实际上,京投公司跻身华夏银行重要股东之列源于2018年华夏银行的大规模定增。2018年9月,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计划非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数量不超过25.64亿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92.35亿元,而发行对象为首钢集团、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及京投公司。
据华夏银行2019年报,最终京投公司在上述定增中认购的股份为13.07亿股,而第一大股东首钢集团认购其中约5.2亿股,国网英大认购7.37亿股后成为华夏银行第二大股东。首钢集团、国网英大、京投公司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0.28%、19.99%和8.5%,相关股份登记于2019年1月8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的这次定增中,三家国资背景的企业均是以相比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溢价的方式认购25.64亿股股份,定增价格与股价出现倒挂。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三家企业以11.4元/股的增发底价认购上述股份,而公告发布时华夏银行二级市场的股价为7.68元/股,相比定增价格低了32%。
显然,在定增两年后,京投公司等三家企业的此笔投资至今已浮亏不少。截至3月2日,华夏银行收盘价为6.21元/股。彼时,京投公司斥资逾149亿元认购的股份,到目前市值为81.16亿元,若不计算分红收益,两年间京投公司此笔股价已浮亏约67.84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京投公司仍在大举买入华夏银行股票。
记者了解到,在2018年的定增中,华夏银行方面称这次三家公司的认购主要是看好银行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长期成长价值。三家认购股东对于银行的投资注重战略性,将长期持有。虽然银行股和华夏银行的整体处于价值低估状态,但是未来伴随宏观经济的企稳和银行业绩的提升,银行股的整体估值会得到修复。
据该行2019年报披露,京投公司所持有华夏银行8.5%的股权仍在限售期内,预计将于2024年1月8日方可上市流通。
去年实现净利润212.75亿,同比下滑
2月21日,华夏银行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公布了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快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华夏银行资产总额33998.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55% 。2020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53.09亿元,较上年增长1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75亿元,同比减少2.88%。
华夏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行全年净利润下滑的幅度相比二季度末、三季度末是有所收窄的。至于2020年盈利同比下降的原因,一是受疫情减费让利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该行为应对风险因素而较大幅度地增提拨备。
加大拨备计提和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让该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截至2020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80%,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7.22%,较上年末上升5.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