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9 00:02:36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
日前,广州银行招股书预披露更新,A股IPO迎来实质性进展。
根植于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广州市,随着存贷款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广州银行业绩持续增长。去年上半年,广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5.41亿元、20.8亿元。
但同时,贷款方面的风控也是广州银行不可忽视的问题。
2017年至2020年6月末,广州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由1656.75亿元增长至3068.43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该行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合计64.7亿元,占该行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约为86%。较大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则将对该行利润增长造成压力。
截至去年6月末,广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47.11亿元,半年内增加11.93亿元,不良率快速反弹至1.5%。
而在广州银行的公司贷款中,房地产业贷款占比一直较高,市场争议性很大。其中,2018年和2019年,广州银行公司贷款投放中房地产业的占比连续两年均高达25.61%,去年6月末下降至23.04%,但该行业不良率由上年末的0.9%快速提升至2.04%,大幅超过同期该行公司贷款不良率1.43%的整体水平。
3月7日晚,广州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向长江商报记者回复称:“整体而言,我行不良贷款率处于正常水平,本行贷款的资产质量较好,不良贷款率长期保持低位运行。大部分房地产业贷款均采用了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方式,我行针对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控制度。”
贷款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86%
根据广州银行披露的财务数据,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广州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59亿元、109.35亿元、133.79亿元、75.41亿元,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2亿元、37.69亿元、43.24亿元、20.8亿元。
利差收入是广州银行最大的营收来源。各报告期内,广州银行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76.42亿元、101.17亿元、104.43亿元、57.9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93.67%、92.52%、78.06%、76.77%。
生息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计息负债成本的有效管控,共同推动广州银行利息净收入不断提升。各报告期内,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分别为89.79亿元、123.12亿元、175.17亿元、97.93亿元,占利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25%、53.62%、70.8%、75.16%,融易新媒体,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平均收益率为5.99%、6.48%、6.86%、6.93%。
但同时,包括贷款减值在内的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广州银行的利润空间。
在2019年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后,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广州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40.06亿元、32.69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33.27亿元、30.8亿元,合计64.7亿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约为86%。
而在2017年和2018年,广州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5.57亿元、31.7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分别为13.52亿元、29.4亿元,合计为42.92亿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52.07%。
新世纪评级日前发布的报告中就指出,综合来看广州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压力仍然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行盈利水平。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该行盈利能力仍将持续承压。
不良率反弹信贷资产质量下滑
随着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大,贷款方面的风险也是广州银行不可轻视的重要问题。
2017年至2019年各年末,广州银行资产总额分别为4401.52亿元、5136.2亿元、5612.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92%,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分别为1656.75亿元、2350.8亿元、288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2%。
截至2020年6月末,广州银行资产总额进一步提升至586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7%;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3068.43亿元,较上年末提升6.46%,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由2017年末的37.64%提升至52.33%。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投资的净额占总资产的比例由2017年末的48.84%下降至33.32%。
按类型划分,广州银行对于公司和个人的贷款投放规模相当。截至2020年6月末,广州银行公司贷款和个人垫款总额分别为1393.58亿元、1432.7亿元,占比分别为44.31%、45.55%。
但从增速上来看,以2017年末为基数,广州银行去年6月末公司贷款在两年半时间内仅增加322.84亿元,增长30.15%;个人贷款则增加919.8亿元,增长79.35%,个人贷款增速为公司贷款增速的两倍多。
按照五级分类划分,2017年至2020年6月末,广州银行不良贷款分别为24.78亿元、20.62亿元、35.18亿元、47.11亿元,不良率分别为1.46%、0.86%、1.19%、1.5%,呈现较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