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26 00:02:24来源: 中国经营报
在零售业务转型发展的浪潮下,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正被寄予更大的希望。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亦显示,2020年12月,我国汽车市场继续复苏回升,消费需求稳步扩大,进一步推动着银行布局汽车分期业务。
然而,随着业务量的上涨,汽车分期的风险也逐渐显露。近日,针对汽车分期业务,多家银行先后收到了来自监管层的罚单。同时,裁判文书网上亦公布了多起汽车销售公司或担保公司追偿权纠纷的案件。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分期业务风险频现、案件频发,主要是由于银行在汽车消费场景中的客户渠道有限,需要依靠汽车经销商引流,进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华泰证券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约1.8万亿元,其中,汽车金融公司、银行分别占据汽车金融业约50%、30%的市场份额。银行相对汽车金融公司享有资金成本低、金融服务能力强等优势,但也存在汽车专业能力不足、审批门槛较高等劣势。
在采访中,融易新媒体,《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监管层对于汽车分期的监管趋严,下一步,银行机构需要引入更多数据资源进行交叉验证,同时完善系统建模。
汽车分期业务监管趋严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了多家银行涉及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的处罚消息,其中指出,部分银行存在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管理不到位,形成信用风险等情况,以及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授信调查未尽职的违法违规行为。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李万赋总结道,整体来看,汽车分期业务遭监管处罚的原因主要包括信用卡汽车分期付款业务中未能严格履行贷款尽职调查、审查责任;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形成信用风险;违规办理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等。
“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是场景分期里涉及金额较大、开展时间比较长同时客户分层比较丰富的存量业务,是银行信用卡业务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重点消费场景之一,现在开始出现一些不良、逾期也比较正常。不过,近来监管层确实比较关注这方面的风险。”某城商行信用卡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在开展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时,主要采取的办法是通过汽车经销商进行引流,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就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近期,在裁判文书网中亦公布了多份涉及汽车分期业务的判决书。其中,部分判决书正是汽车经销商为原告的追偿判决书,汽车经销商作为担保人,促成客户与银行的汽车分期借款业务,但最终客户出现逾期。
记者梳理裁判文书网上的信息注意到,在诉讼中多有提及银行开展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时存在的诸多业务不规范的情况,如贷款金额确认不清、放款日期与实际不符进而影响贷款真实性等。
“银行汽车分期风险来自客户和合作汽车经销商两个方面:客户征信更多由汽车经销商而非自身征信审核,客户经理审查流于形式,贷后管理追踪不及时,缺乏穿透式风控;合作汽车经销商把控不严,内外勾结,造成违规。”李万赋告诉记者,目前,P2P等网贷监管趋严,有不法分子将汽车分期视为新的获利渠道,虚假宣传,通过零首付、零利率等方式吸引客户赚取利润,或者帮助高风险客户做高车价、伪造资质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
“不排除有些银行可能风控能力比较薄弱、或审查人员存在道德风险,就可能会存在引流方与客户串通造假,贷款后并未用于购车的情况。”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说。
面对上述情况,如何选择引流的汽车经销商,是银行开展汽车分期业务的一大重点。上述城商行信用卡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在选择合作的汽车经销商时,主要看重公司的行业经验和资质。“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对合作公司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资金流水等经营数据、到公司实地走访。对合作公司引流的客户,我们也会进行不间断的观察,会进行贷款前、中、后的管理。”
“同时为了避免过度授信,近期地方监管亦要求我们在进行汽车分期业务授信时,要注意扣减借款人以前的授信额度。”另一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如是说。
除此之外,上述城商行信用卡部人士透露道,目前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还有一个不规范的领域,就是商业银行通过汽车经销商进行引流时,一些引流方会向客户和银行收双向引流费,并且以为客户减轻支付负担为由,将这部分费用放在分期业务中。“此前,监管层对于这一领域的监管是空白的,当然各地的监管政策不太一样,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政策在这一领域是收紧的。”
风控仍需科技赋能
虽然目前监管层对于汽车分期业务的监管趋严,但银行布局汽车金融的热情依然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