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2 17:02:37来源: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张漫游 郝亚娟 北京、上海报道
1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了青海银行原董事长王丽的贪腐情况。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共有超50名银行高管“落马”,其中涉及贪腐问题的不在少数。
据悉,王丽分别担任青海银行行长达12年、董事长长达10年之久,带领青海银行从刚开始筹建时的资产规模只有10亿元左右,到她离开时资产规模已超1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8年12月底,即王丽卸任当年年底,青海银行的不良率高达4.31%,拨备覆盖率仅为121.33%,而同期城商行不良率水平为1.79%。而且,该行在2018年、2019年总资产和总负债连续两年收缩。《中国经营报》记者就由王丽贪腐导致的逾期贷款如何处置、完善公司治理等问题向青海银行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王丽卸任当年青海银行不良率高达4.31%
2020年1月8日,中纪委官网公开的信息详细披露了王丽部分滥用职权发放贷款的情况。这是继2020年2月青海省纪委监委官网发布通报了王丽被“双开”的消息后,首次全面披露王丽贪腐细节。
彼时,青海省纪委监委通报称,王丽将国有金融企业视为个人的“提款箱”,设立“小金库”,随意支取资金归个人使用,违规将国有资金挪作他用,为他人谋取利益;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便利在贷款发放、工程项目建设、职工招录等方面,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严重污染破坏了青海银行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据悉,2013年,青海银行由王丽主导的两笔贷款,贷款本金是3.7亿元,这两笔贷款在发放之前就存在重大问题,但在王丽的安排下,全部予以办理,发放之后贷款一直未能收回。
2017年,青海省纪委对此问题再次核实,并将相关线索向公安部门做了移交,同年接受贷款的老板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贷款诈骗犯罪立案侦查,到了2019年,在司法机关同步调查的基础上,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并通过贷款办理环节中的主要经办人员锁定了王丽涉嫌滥用职权的事实。
针对由于王丽滥用职权发放贷款导致逾期的不良贷款是否已经收回、青海银行对公司治理是否进行了整改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青海银行方面,记者还在等待后续回应。
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共有超50名银行高管“落马”,其中仅中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就披露了11位银行高管接受审查调查、5位高管被“双开”、2位高管被开除党籍的信息,其中涉及贪腐问题的高管不在少数。
公开信息显示,从2005年起,王丽任西宁市商业银行,也就是现在的青海银行行长;2008年任董事长,至2018年7月卸任,分别担任银行行长达12年、董事长长达10年之久。纪检部门也确认,从青海银行刚开始筹建时资产规模只有10亿元左右,到她离开的时候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部分指标在全国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她曾经在青海银行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记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12月底,即王丽卸任当年年底,青海银行的不良率高达4.31%,拨备覆盖率仅为121.33%,而同期城商行不良率水平为1.79%。
青海银行2019年业绩报显示,当年该行核销信贷资产9.63亿元,期末各类资产减值准备余额28.55亿元,其中信贷资产减值准备期末余额23.83亿元。经过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化解,截至2019年末,青海银行不良贷款率虽降至2.49%,但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同期城商行不良率水平为2.32%。评级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受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影响,青海银行近年来资产质量承压较大。
谈及2020年董事会工作计划,青海银行在2019年业绩报中展望道,希望“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上年水平之内,各项监管指标持续达标”;“资产总额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实现各项收入45.5亿元,实现净利润5亿元”。
不过,记者注意到,青海银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已经连续两年收缩。截至2017年底、2018年底和2019年底,青海银行的总资产分别为1096.94亿元、1039.05亿元和1032.96亿元;总负债分别为1030.18亿元、950.78亿元和941.50亿元。
股权屡遭质押 公司治理待完善
在2020年主要经营目标中,青海银行方面提到,要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
202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其中新设了第三章“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公司治理对从事货币金融的商业银行尤为重要,是近年来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