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1 18:15:30来源: 财联社
原标题:调查|揭秘低息“经营贷”变身“房贷”灰色产业链 监管重罚之下仍敢以身试法
经营贷款违规进入房地产,可能导致局部地区房市的过热风险,甚至会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造成“虹吸效应”。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 高萍 上海,记者 孙诗宇)讯,尽管监管一直高压严查,但本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低息“经营贷”流入楼市的现象仍然存在。而在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新规之下,有业内人士表示,要警惕这类“经营贷”进一步流入楼市的现象。
财联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地,利用“经营贷”购房已经形成相关灰色产业链,有的中介甚至提供购买壳公司、套现等服务并明码标价,为客户提供“经营贷”转房贷的通道。而由于个别银行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信贷员也有意愿将经营贷款放给给购房者,“毕竟风险比做真正经营更可控”。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经营贷”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出现倒挂,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经营贷款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可能导致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过热风险,甚至会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造成“虹吸效应”。
“经营贷”流入楼市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当下,房贷政策正在进一步收紧。但利用“经营贷”购房的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些房屋中介私下正在为客户推荐相关的“服务”。
“无论客户是想全款买房,还是想抵押贷款买房,我们都可以做。”北京某担保公司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下用经营贷来买房的客户很多,“我们服务的客户贷款资金已经过亿了。”
上述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银行普遍推出了低息的银行经营贷款产品,利率普遍在3.875%到4.95%之间,最高在5%左右。相比于当下个人房贷利率而言优惠不少,还不受二套房等政策限制,所以今年以来很多客户选择通过“经营贷”购房。
而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当下一线城市银行的个人按揭房贷利率均在5年期LPR利率的基础上有所上浮。以北京地区某国有大行个人房贷利率为例,首套房贷5年期LPR利率上浮55个基点,即5.2%;二套房个贷利率则上浮105个基点,即5.7%。
值得注意的是,经营贷本是银行的一类正常贷款品种,且银行对经营贷的借款人设置了一定的门槛:银行要求贷款人名下有公司;且为防范风险,银行一般会要求客户写明经营贷用途,并将贷款资金转入与其资金用途相一致的收款公司账户;且“经营贷”普遍需要有一定的抵押物,如房产等。
但这些在中介公司均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且每项服务都明码标价。
以公司门槛为例。上述北京地区的担保公司介绍,如果借款人名下没有公司资源,可提供壳公司资源,每个壳公司价格约为1.2万元左右;而一位上海的中介则表示,过户公司费用在8000元左右。
上述两家公司相关人士均表示,客户也可以自找公司,可以仅入股某一家公司成为大股东,只要保证该公司没有任何法律纠纷、正常经营、能提供财报和流水即可,公司存续期最好在1年以上。北京地区要求股东的持股比例不低于10%,且为前三大股东;而上海则要求持股比例不低于30%。
据中介公司介绍,银行放款的收款公司账户,也是其提前准备的“通道”。在银行贷款发放后,资金从公司转入至个人账户,将按0.2%到0.4%的收取手续费。此外,还需另外收取贷款额2%的服务费。而一些公司可提供资金帮助客户全款购房,并按1.2%的月息收取利息。
银行更爱楼市?非主动违规但风控存在漏洞
有中介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坦言,该平台之所以可以一直做这类业务,实际上也是与一些银行的信贷员保持了良好关系,“我们会跟相熟的信贷员讲明真实的资金用途,客户是去购房了,这样他们也会更倾向于批复资金。毕竟资金用来买房比拿去经营的风险更低。”
“这么做肯定是违规的。”一位股份制银行业内人士则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确实明令禁止将经营贷用于购房,一旦查出违规使用,银行就会提前收回全部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排除一些信贷员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尤其现在国家鼓励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又需要控制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银行经营贷的期限也出现较长品种,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也为“经营贷”变身房贷提供了便利。财联社记者获悉,当下经营贷普遍期限在10年左右,一些银行可长达20年,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而极少数银行更是推出了最长期限长达30年的经营贷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