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30 16:40:18来源: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李晖北京报道
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几乎装机必备的每一个APP,都在不遗余力地释放着贷款额度。这些APP几乎包揽了购物(淘宝、京东、拼多多)、餐饮(美团)、出行差旅(滴滴、携程)、社交(微信)、游戏、资讯(百度、今日头条)、娱乐(抖音、爱奇艺)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无处不在又唾手可得。
事实上,流量巨头的金融竞赛自2013年就已打响,逐步完成对存、贷、汇三大银行主流业务的习惯改造和市场普及,不足十年即催生出“全民借贷”和“全网存款”等行业奇观。
然而,从联合贷窗口指导、网络小贷新规降临到近期互联网存款产品主动下线,互联网巨头金融战车的多个引擎相继减速甚至熄火。
在流量之上嫁接金融本是水到渠成,无可厚非,这既有原生业务的自然延展,亦是主动强化变现能力的需要。但具有平台型特征的互联网大公司涉水金融业务后,虽然开创出一系列创新成果,但带来的风险后滞、外溢、跨区域等问题又与金融稳定冲突不断。其中涉及的“无照经营”、资金期限错配、流动性管理困难、消费者隐私保护难等问题逐步引起监管警惕。
如果放在“平台经济反垄断”的大背景下看,多家互联网平台展业的规则可能将面临更严格的审视调控。而过去几年间,像做超市一样做金融、借助差别监管无边界扩张、依靠平台规则和信息不对称获取强势议价权等一系列“通行逻辑”都面临巨变。
流量金融奇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Q3,超过六成互联网流量APP均已上线金融产品。
这些贷款无需抵押,通常会大力强调额度而弱化利率,并以万分之几的日息为计算单位,看起来友好低廉,而基于用户沉淀数据的算法和风控,可以将放款速度做到极致,借钱变得非常容易。
同样,存钱也变得异常简单。在流量平台上,用户可以批量对接到听说或没听说过的银行及其产品,这些银行可能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或村镇,存款产品通常按照年化收益率高低排列,支取灵活、将50万内存款保障标注在明显位置,看起来灵活安全,投资体验完胜网点。
上述两类业务,自2018年兴起,2019年突飞猛进,一众苦于揽储难、风控弱的中小银行搭上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风控快车,放贷量和存款量飙升。互联网巨头也一举借助金融业务完成流量变现,并获取更多的数据沉淀和用户黏性。
“用户的存款或授信是有上限的,太晚进场就只能‘吃剩饭’,必须快速圈地。”一位互联网银行高管向记者解释互联网平台杀入上述业务的动机。
在贷款端,在2019年末的高峰期,整个市场的联合贷规模一度超过两万亿元,蚂蚁集团、微众银行、平安普惠、度小满、360金融、美团、小米、滴滴、字节跳动等瓜分了上述市场。借助这一业务方式,一些城商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仅用一年,就从2017年的不足百亿元快速飙升到2018年的大几百亿元。
在存款端,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在下架前,一线平台对接的存款产品的银行在20至40家不等。根据部分银行财报披露,通过嫁接流量平台,一些城商行实现了一年时间内数十亿元到数百亿元的增长。例如2019年,吉林亿联银行的存款余额达到了250.58亿元,较年初增长189.47%,涨幅明显的还包括山东蓝海银行、福建华通银行等。
如果从收益看,与联合贷带来的高收益相比,互联网存款更像一个附带品。一位互联网平台人士向记者透露,相比贷款产品的现金牛价值(抽佣+分润可能达到百分之几),存款导流的提成比例只在交易金额的千分之几(市场平均大约千分之三)。“但和需要承担风险筛选甚至承担坏账的贷款业务比,这是一笔极为稳定且安全的现金流,同时也可以提升用户黏性。”他说。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告诉记者:“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消费贷和线上存款可以达成业务上的‘协同’——通过在流量平台上快速吸储,再把这些资金通过与流量平台的‘联合贷’或助贷业务放给借款人,通过一存一贷,平台和银行的关系捆绑得更为紧密。”
多重风险聚集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联合贷款,还是互联网存款,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定程度脱离了监管的视野和约束,成为了风险聚集地。
从最近引发行业连锁反应的互联网存款产品看,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即指出,在“零风险”导向下,消费者倾向于简单根据利率高低选择产品,使得本应根据机构区位、类型、规模、风险等因素形成的利率溢价机制被扭曲。而由于跨区域的线上存款稳定性远低于线下,增加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