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5 04:16:05来源:南方财富网
Zoom可以说是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生在中国泰安的袁征,是山东大学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系学生。他的妻子——彼时仍是他的女友,就读于另外一所大学。两人相隔千里,坐火车要走上十小时。每次,去看望女友时,袁征都在火车上昏昏欲睡,想着睁眼就能看到心爱女孩的脸庞。
袁征开始对互联网繁荣心向往之。但是,当他的签证八次被拒时,他的美国梦似乎陷入了绝境。“那时,我非常难过。”他说,“但我就是不死心,直到他们告诉我,‘以后别再来了’。”
1997年,袁征27岁。那一天,他终于拿到了H-1签证。他最初加入一家名为WebEx的公司,在那里写代码。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参与视频会议平台的开发。2007年,思科收购WebEx。当时的思科媒体解决方案部门的高级副总裁、现任Zoom董事会成员的丹·谢曼(Dan Scheinman)回忆说,当时大家对袁征的评价是“要求高、具有技术天赋,是世上最棒的产品人之一,跟消费者沟通也游刃有余”。谢曼说:“就好比我们身边有一个莫扎特,但竟没有人意识到这样一个天才的存在。”
袁征似乎永远精力充沛,而且思路清晰,时常相信人性本善。“世界是公平的。”他曾说,“继续努力,做好你能做的事情。”
正是他的这种自信,在2011年,说服几十名WebEx的工程师跟随袁征一起闯荡。那一年,袁征宣布,自己打算离职去创业,开发一款视频平台。2013年,Zoom软件面世,除了免费的基础服务之外,还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推出不同付费等级的服务。虽然很多其他创业公司更倾向于用免费产品争取广泛的用户基础,但Zoom主要面向学校和企业网络,这些机构更愿意每年付费订阅Zoom的服务。
经过近十年的稳定增长后,Zoom终于在2019年上市。和其他持续亏损的上市科技公司(如Uber、Lyft和Slack等)不一样的是,Zoom具有盈利能力,且没有债务。而且,根据就业调查公司Glassdoor和Comparably的数据,得益于袁征始终强调的“传递幸福”的理念,Zoom也是员工评价最高的公司之一。袁征开创了一条可靠的路线,并且他对快速打入消费者市场保持谨慎态度。“在去年12月,我们的规划其实和上一年的几乎一样:没有远大的愿景,只是保持创新。”袁征说。
随后,疫情在全球蔓延,迫使人们宅家不出。他们在家刷剧,练厨艺,学吉他等等,以及越来越多人出现在Zoom上。他们在Zoom上开生日派对,家庭聚会还有公司会议;用Zoom来一起锻炼、相亲等等。纽约州甚至还认可了通过Zoom登记的结婚,这让袁征感到欣喜。从1月到4月,该公司统计的年度会议时长是原来的20倍,超过了2万亿分钟,收入同比增长169%。“这感觉好像就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你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袁征说。
一个如此小众的平台究竟是如何胜过苹果(FaceTime)、谷歌(Meet)、思科以及Skype的呢?首先,Zoom是免费的,至少40分钟的会议是免费的。Zoom的使用也异常简单:你都不需要下载Zoom应用,甚至都不用注册账户,只要使用特定的浏览器或操作系统就可以参加Zoom的会议。该公司的云端运营允许其相对无缝地进行扩展。虚拟背景既新颖又保护了隐私。
滚雪球般的效应保证了增长动量:越来越多的用户注册Zoom,撰写趋势报道,创造Zoom的热词,Zoom的使用也出现在电视上,这些现象又促使更多人加入该平台。与此同时,曾经一度风靡全球的Skype如今却因为母公司微软选择发展另一个视频平台Teams,而增长陷入停滞;又因为Zoom在教育机构已经收获一定影响力,年轻人对该平台丝毫不陌生。
Zoom的成功,也有其名字的一份功劳。Zoom这个名词,朗朗上口,熟悉又不那么正式,而且还带一点积极的含义。“我从未见过这样快速的发展。”加州匹兹学院的语言学教授卡门·福特说,“从未像现在这样,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词来描述同一件事。”
职业领域是第一个大规模采用Zoom的领域。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截至6月份,42%的美国劳动人口在家全职工作。大型银行和国际公司纷纷选择Zoom;12.5万所中小学也是如此,一个原因是因为袁征向他们免费提供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