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09 01:04:55来源: 新华融媒看财经
记者贺向军 实习记者 孙晓宇 报道
11月26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安信")发布诉讼公告称,收到丹东银行起诉书,涉及追讨金额8.62亿元。一时间,丹东银行"踩雷"事件喧嚣尘上,事实上,*ST安信不是丹东银行投资业务"踩雷"的第一家,早在2018年,丹东银行就对丹东港发起仲裁请求,追讨金额高达48亿元。
投资业务频频"踩雷"的同时,丹东银行的逾期贷款规模居高不下,截至2019年末,该行逾期贷款规模为63亿元,由此,丹东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以及处置力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于*ST安信"踩雷"事件以及未来不良资产处置等问题,记者电话联系丹东银行,对方客服给到对接媒体采访的联系电话,记者多次拨打均未取得有效联系。
投资业务频"踩雷" 丹东银行向*ST安信追讨8.62亿元
11月26日,*ST安信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11月25日收到了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应诉通知书》,原告丹东银行请求判令被告(借款人)偿还借款本金5.995亿元、利息及逾期利息暂计2.62亿元;丹东银行请求判令被告之一的*ST安信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公告还原了丹东银行与*ST安信之间的信托业务合作:2016 年3月,丹东银行与*ST安信签订《信托合同》,约定委托资金总额为6亿元,*ST安信将此笔资金用于向借款人发放信托贷款;随后,丹东银行与*ST安信又签订《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约定*ST安信在信托财产存续一定的时间后,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将按照丹东银行的通知受让信托受益权,并按照当时的信托财产的实际价值向丹东银行支付对价。现信托计划期限及借款期限均已届满,丹东银行认为全体被告均未履行相应义务。目前案件处于进一步审理阶段。
记者了解到,此次丹东银行发起诉讼向*ST安信追偿超8亿元事件或在2019年*ST安信多个项目兑付"爆雷"时就早已埋下伏笔。时间来到2019年6月7日,*ST安信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披露,截至2019年5月20日,公司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共计25个,涉及金额高达1175.9亿元。上述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中,2018年上半年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约为0.62亿元,2018年下半年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约为48.12亿元,2019年截至5月20日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金额为68.86亿元,累计未兑付金额超百亿元。
事实上,*ST安信不是丹东银行投资业务"踩雷"的第一个项目,早在2018年2月,丹东银行就诉诸仲裁向丹东港追讨超48亿元贷款。根据2018年3月6日丹东港发布的公告显示,丹东银行认为丹东港资金链断裂,无法履行合同中约定的还款义务,丹东银行宣布借款全部到期,诉至仲裁申请涉及本金47.4亿元人民币,利息1.05亿元人民币,追索费用4844万元人民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查封丹东港价值48.93亿元的财产。
投资收益一直是丹东银行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所占比例较高。2018年,该行投资收益为12.5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为16.48亿元,占比高达75.97%;2019年,该行投资收益为8.6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为14亿元,虽投资收益规模较2018年有所减少,但占比依旧很高,比例为62%;根据丹东银行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投资收益为4.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75%。
丹东银行投资资产以理财产品、信托及资管计划和债券为主,2019年,该行投资结构调整为向理财产品、信托及资管计划投资倾斜,债权投资规模明显减少。2019年末,该行投资资产总额为266.90亿元,其中,理财产品、信托及资管计划投资总额为199.44亿元,占投资类资产总额的74.72%。
逾期贷款规模超60亿 不良资产处置引关注
2018年3月,丹东银行要求与丹东港解除《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宣布借款全部到期,并对丹东港发起超47亿元仲裁。受此笔债券违约影响,丹东银行逾期贷款规模激增。根据其2018-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该行逾期贷款规模为68.53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虽下降至63亿元,但规模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丹东银行未将丹东港48.12亿元该笔贷款纳入不良,此次*ST安信8.62亿元贷款是否纳入不良也仍未可知。记者查看年报数据发现,2018年,丹东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为11.37亿元,不良贷款核销规模为8.83亿元;2019年,不良贷款余额为12.07 亿元,不良贷款核销规模为9.7亿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丹东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但对比超60亿元的逾期贷款规模,未来,丹东银行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承压,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也急需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