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7 08:25:21来源: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近日,多家银行再次启动了科技领域人才招聘,其中研发类岗位走俏。
与银行争夺科技型人才的除了银行同业、非银金融机构,还有科技型企业。普华永道方面曾发文指出,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已经超过150万,能将技术能力与金融需求有机结合的人才更为稀少。
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银行对科技型人才的招聘热情,与今年以来,银行机构加大业务转型有关。其中,零售业务是主要的赋能领域之一。
谈及今年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与往年的区别,业内人士指出,在互联网贷款、联合贷款等业务监管趋严的情况下,银行更需要修炼内功,通过科技赋能,设计自己的产品,搭建自己的渠道。
注重吸纳产品设计人才
11月11日,嘉兴银行连发两则招聘启事,涉及总行网络金融部及科技信息部。其中该行网络金融部拟招聘两人,包括产品研发岗和产品营销岗;总行科技信息部招聘人数较多,涉及软件开发岗、系统安全管理岗、数据库管理岗等多个职位需求。
不仅嘉兴银行,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四季度以来,包括晋商银行、邢台银行、佛山农商行等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都公布了对信息科技领域人才的需求。
同时,除中小银行外,记者梳理发现,11月以来,亦有国有银行公布了科技领域的招聘信息。如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开展了新一次的社会招聘,招聘岗位包括信息安全技术岗、软件研发岗、网络技术岗等7个岗位,拟招聘15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亦公布了总行2020年信息科技社会招聘公告,拟招聘包括软件开发类、项目管理类、科技风险类、科技创新类、数据管理类等在内的九大类人才;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软件开发中心、数据中心等也在招募科技型人才。
今年以来,银行加码金融科技已经变成“新常态”。10月底,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开表示,监管机构将继续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密切关注和评估科技革命对金融业的影响趋势,并做好前瞻性部署安排。
谈及银行补充科技型人才的重点与往年有何不同,中国银行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银研究”)李梦宇博士后分析指出,今年以来,架构师、AI方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型人才依旧是银行吸纳科技人才的热门岗位。除技术人员外,部分银行设立产品经理岗,在产品设计方面引入科技型人才。
麻袋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亦告诉记者,从现有的银行招聘信息看,今年补充科技类人才更注重数据、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风险,说明银行在发力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采取了谨慎态度,注重对风险的把控。
然而,与银行争夺科技型人才的不仅有银行同业,还有诸多非银的金融机构以及科技型企业。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机构在秋季校园招聘时开启了金融科技招聘专场;11月5日,在第四届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2021年小米计划扩招5000名工程师,将在原有工程师团队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增50%。
银行加强零售业务自建渠道
持续加大科技领域人才投入的背后,是银行对金融业务的升级、转型需求。其中,零售业务就是受益领域之一。
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咨询服务合伙人支宝才告诉记者,随着今年以来监管层加强对互联网贷款的监管,让银行机构意识到在零售领域自建渠道的重要性,也给银行自建线上渠道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正是今年银行加强了产品设计、科技创新类人才的原因。
某城商行人士坦言,该行今年更多精力是放在自主设计的线上化方面,不过以贷款业务为例,由于该行自己的客户不够优质,风控通过率低,目前该行自研的线上贷款规模并不大。
针对今年以来零售银行转型的重点,支宝才认为,主要还是银行机构在加速数字化、线上化。“受疫情的影响,今年零售业务数字化变得严峻。过去一些银行还持观望的态度,今年以来,都在加速推进这个进程了。”支宝才介绍道,更多银行开始将数字化列为一个战略,并努力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也看到,公司银行的利润在逐步收窄,随着国家鼓励发展普惠金融,零售业务在银行业务的占比份额越来越高,其蕴藏的利润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