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7 13:13:11来源: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施行仅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便紧锣密鼓地着手开展了对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的调查。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央行调查统计司向各法人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重点关注了银行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资产质量和利率情况,并特别关注了银行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的合作现状。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次摸底与近期监管层强化对消费贷业务的管理一脉相承,基于目前个人短期贷款余额的缩水现状,监管层释放的信号是扶持要大于限制,央行更多地是关注货币金融政策对于促消费的配合与拉动。
要求银行上报与蚂蚁花呗、借呗合作情况
“在《办法》下发前,我行已经以互联网贷款新规征求意见稿为依据,梳理了联合贷款的情况,因此接到央行的《通知》后,我们也比较快地进行了上报。”某股份制银行个人信贷部人士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近日多家银行收到了央行下发的《通知》后,已经在7月28日对其中摸排的内容进行了反馈。
据悉,《通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当月发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当月发放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信用卡透支)加权平均利率、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不良率、月末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含个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等。
在排查中,监管层多次提及要了解消费贷业务的资产质量情况。上述股份制银行个人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客户偿还能力变差,部分银行在今年上半年的消费贷资产质量存在一定压力,不过一些延期还款政策使得银行的资产质量数据并不十分难看。
“疫情以来,我们加强了风控,对资质差的客户审核更加严格,且今年上半年人们消费需求降低,我们放出去的贷款也比较少。”某民营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该行的情况看,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的资产质量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这些客户都是长尾客户,而且和大中型银行相比,我们这类小型银行从第三方机构获得的客户资质也不是最好的,资产质量难免会面临压力。”
在《通知》的多项调查项目中,央行特别提出银行需要上报与蚂蚁借呗、蚂蚁花呗的合作情况。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此举可能是因为蚂蚁集团是市场领先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之一,业务量较大、模式较规范,比较能代表行业标准和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蚂蚁借呗、蚂蚁花呗单列有助于央行更好地掌握市场整体情况和典型特征。”
“据市场估算,蚂蚁借呗和花呗的规模在1.3万亿元到2万亿元之间,在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前,金控公司不像银行有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诸多限制。不管有没有增信和兜底的条款,如此大规模的业务一旦出现风险,大部分将最终由银行来承担。我认为,此次排查并非针对蚂蚁集团,但对蚂蚁集团的影响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在他们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之前,必须要降低杠杆和规模,以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同时,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认为,蚂蚁集团即将上市,融易新媒体,而花呗、借呗是该集团的主要盈利业务之一,从内地的监管机构角度看的话,也需要对其业务情况进行摸底。
对线上联合消费贷风控能力有待加强
谈及央行开展此次调查的原因,江瀚认为,摸底消费贷为的是更好地掌握市场发展情况。“今年疫情之后,整个市场的不良率都存在一定程度上升,这时候做调查更多是为了研判问题、做出应对。同时,今年个人短期贷款余额大幅缩水,需要靠消费去拉动经济,此次的摸排也可能是为了进一步研究消费贷款能不能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陈文向记者补充道,《办法》出台后,可能会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规范联合贷款的政策,在政策出台之前,监管层需要先掌握整个行业的情况,从而预判政策对于商场的影响。
“对于线上联合消费贷款,《通知》明确,是指金融机构经由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并与其他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之前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一直都不在传统的统计口径中。对于央行的监管来说,缺乏这类数据的统计,实际上是不利于央行对市场的判断的。”江瀚如是说。
近年来,监管层已经逐渐规范银行与互联网机构开展线上联合贷款业务。